武士彟,山西省文水县人氏,祖上虽出过几任官,有一定的社会声望,可也仅此而已,门第并不太高。所以,文水武氏在当地不过是个“小姓”,也就是介于世家大族和布衣百姓之间,处于一种高不就低不成的位置。

武士彟是武华的第四子,三个哥哥都是勤恳老实的庄稼人,没什么大的理想,只求温饱就好。但是,武士彟与哥哥们的想法不一样,他读过书,是个有理想、有野心的人,他不愿意像父兄们一样整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想换一种生活方式,他想发财,想要过上轻松富裕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武士彟决定弃农从商,拉上同乡好友许文宝做起了豆腐生意。他们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豆腐,由于武士彟长着一张憨厚老实的脸,又懂得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没多久生意就红火起来,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然而,光卖豆腐也挣不了几个钱,靠它还实现不了发家致富的梦想。不过,武士彟是个精明的人,也很有运气。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好处于隋炀帝执政期间,隋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工役,武士彟见机便利用手中积累的资本,疏通关系,做起了长途贩运木材的生意。比起原先每日起早贪黑卖豆腐所赚的微薄利润,这木材生意的盈利自然要大得多,渐渐的,武士彟的腰包鼓了起来,奔上了小康生活。

在长期贩卖木材的过程中,武士彟天生所具有的商人潜质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对于商场上的摸爬滚打他游刃有余,利用关系与财富,他结交了许多权贵。这样一来,他的木材生意做得更是风生水起,轻而易举就取得了为营建东都洛阳供应木材的资格。在当时,营建东都洛阳绝对算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耗费的木材数量远比之前隋炀帝下令建造的任何一次工程都要来得庞大,其中的盈利可想而之。因此,不用想也知道一定会有许多木材商为取得木材供应的资格而抢破头,但武士彟凭着高超的商业手腕以及平日里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最终顺利摘得头冠。靠着这一次的木材生意,武士彟赚了个盆满钵满,从小康之家一跃成为富豪巨商。

俗话说,树大易招风。武士彟能够发家致富靠的虽多是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但也与权贵们的帮助是脱不了干系的。为了生意,他经常周旋于权贵之中,一时间倾动当朝,招致杨素的猜忌。杨素在隋朝位居尚书令,位高权重,洛阳东都的营造工程就是由他与杨达(隋朝四贵之一杨雄的儿子,武则天的外祖父)共同负责的。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有士、农、工、商四民之分,商人位于最下层,他们虽然掌握着全国大半的财富,可地位却比普通百姓还不如。所以,尽管武士彟的家财节节上涨,但他的社会地位不仅没有水涨船高,反而不如从前做农民时来得高。那个时代里,“士”才是社会上翻云覆雨的那拨人,尤其是像杨素这样的权臣,收拾一个下等商人武士彟简直比踩死一窝蚂蚁还容易,两者之间的力量悬殊之大显而易见。于是,当武士彟遇上杨素,当商人遇上权臣,当金钱遇上权势,前者只能逃之夭夭,连阵都不敢对就连夜逃回了老家并州。原来,在权势面前,金钱竟然可以败得如此惨烈,纵有金山银山也不及当权者的轻轻一挥手。这一次的羞辱让武士彟醒悟到,光有钱是不行的,还要有权,否则一辈子都会遭人鄙视。

逃隐在老家期间,武士彟开始对社会局势关心起来,他注意到自从隋炀帝征战高丽失败后,国内的局势就更加混乱了,反隋起义风起云涌。正所谓乱世多机会,在这种环境气氛下,眼光精明的武士彟寻找到了一条可以改变身份的道路——从军。

在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度以前,寒门子弟最主要的起家途经就是从军,因为从军不需要家世背景,只要不怕死、身体强壮就行。另外,从军不像考功名那样需要寒窗苦读数十载,它的周期很短,基本上每次打完一场胜仗后都有机会被提拔。所以,当时的许多寒门子弟都亲睐从军这条路,也留下了不少从军起家的故事。比如,唐朝名将薛仁贵最初也是一个没钱没背景的白衣,从军后因为在征战高丽的过程中表现勇敢而受到唐太宗的赏识,一下被提拔为五品将领。之后,他在西北战场上英勇作战,大显雄威,留下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飞歌入汉关”的美谈。可见,从军是寒门子弟获得社会认可最简单的途径。

为了改变低微的身份,武士彟也决定从军,不过他的情况要比薛仁贵当时好得多,至少他是有钱的,而薛仁贵却是两手空空,只能从一个小小的士兵做起。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武士彟手里有钱,而且还不只一点点,只要随便拿出几十万两银子疏通疏通关系,自然就不用从普通士兵做起了。简而言之,自进入部队开始,武士彟的身份就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一名权力不太大的武官,官职的名称叫鹰扬府对正,平日里主管五十个人,相当于如今的排长一职。官虽小,可不论怎样总是官,而有了这个身份就方便武士彟结交军中的高级官员。

武士彟当官的地方就在自己的老家文水县,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贵人,这个人名叫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之后,武士彟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一生,还改变了整个文水武氏家族的命运。那么,武士彟见了李渊后,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