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之隆也,仁義行於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廢,而後仁義見矣。

智慧出,有大偽;

世不知道之足以贍萬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偽報之矣。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方和,孰非孝慈?國家方治,孰非忠臣?堯非不孝也,而獨稱舜,無瞽瞍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獨稱龍逢比干,無桀紂也。涸澤之魚,相煦以沬,相濡以濕,不如相忘於江湖。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世之人不足以知聖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巧勝物者也,於是馳騁於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仁義所以為孝慈,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於是子有違父,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跡為之也,故云。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巧所以便事也,利所以濟物也,二者非以為盜,而賊\盜不得則不行,故云耳。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世之貴此三者,以為天下之不安,由文之不足故也。是以或屬之以聖智,或屬之以仁義,或屬之以巧利,蓋將以文治之也。然而天下益以不安,曷不反其本乎?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其性,雖有三者,無所用之矣。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明聖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也。然孔子以七義禮樂治天下,老子絕而棄之,或者以為不同。《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之慮後世也深,故示人以器而晦其道,使中人以下守其器,不為道之所眩,以不失為君子,而中人以上,自是以上達也。老子則不然,志於明道而急於開人心,故示人以道而薄於器,以為學者惟器之知,則道隱矣,故絕仁義,棄禮樂,以明道。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達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似以陷於偽,故後世執老子之言以亂天下者有之,而學孔子者無大過。因老子之言以達道者不少,而求之於孔子者常若無所從入。二聖人者,皆不得已也,全於此必略於彼矣。趙曰:投石於海,必至於底則已,不至則無以測海之深;談道者不至於未始有物,無以見道之。極政。方其掃蕩,則聖智絕棄,及其建立,則事物不棄,況聖智乎?

絕學無憂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學求益,曾其所未聞,積之不已,而無以一之,則以圓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紛然而不勝其憂矣。患夫學者之至此也,故曰絕學無憂。若夫聖人未嘗不學而以道為主,不學亦不少,多學亦不亂,廓然無憂,安用絕學耶。光曰:未絕學者,計善惡,期於有用,此有用之小用也。絕學者,知道一生死,齊得喪,無往,而不適,故無憂,此無用之大用也。肇曰: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謂之真過,然則絕學之外,向上猶有事在。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學者溺於所聞,而無以一之,則唯之為恭,阿之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況善惡之相反乎?夫唯聖人知萬物同於性,而皆成於妄矣。如畫馬牛,如刻虎彘,皆非其實,泯焉無是非同異之辯,孰知其相去幾何哉?若知此矣,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理無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聖人均彼我,一同異,其心無所留,然豈以忽遺世法,犯分亂理而不顧哉?人之所為,吾亦為之,人之所畏,吾亦畏之,雖列於君臣父子之間,行于禮樂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異也。其所以不纓於物者,其志之已。政和曰: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者,道也。吉凶與民同患者,事也。體道者無憂,涉事者有畏。人之所畏,而不知為之戒,能無患者鮮矣,故君子以恐懼修省。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畛。聖人兼涉有無,無入而不可,則荒兮其未央也。趙曰:蘇說為名教得矣。然以道言之,人之所畏,喜唯而怒阿,是善而非惡,未能忘善惡,一是非。絕學無憂,荒兮其未渠央哉,下言獨異於眾人可知。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人各溺於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樂如春登臺,閣然從之而不知其非。聖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動,如嬰兄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

乘萬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眾人守其所知,各自以為有餘。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於一,超然其若遺也。政和曰:功蓋天下,而我不自己。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純純,若愚而非愚也。政和曰:天機不張而默與道契。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俗以分別為知,聖人知眾妄之不足辯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悶。

忽焉若晦,寂兮似無所止。

忽焉若晦,不見其津涯也。寂然無眹,不見其所止宿也。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聖人才全德備,若無能焉,故疑似頑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者萬物之母。眾人徇物而忘道,而聖人脫遺萬物,以道為宗,譬如嬰兒無所雜食,食於母而已。

則不可常:原本『則』作『之』,據小萬本改。

不廢一物:原本『不』作『也』,據小萬本改。

名曰治之:原本『治』作『始』,據小萬本改。

固:原本作『因』,據小萬本改。

反動其心:『心』原作『身』,據小萬本改。

又:原本作『人』,據小萬本改。

者:原本作『方』,據小萬本改。

作福威:原本脫『威』字,據小萬本加。

予:原本作『子』,據小萬本改。

太古,原本脫『太』字,據小萬本加。

也:原本作『地』,據小萬本改。

親親之:小萬本作『親譽之』。

大過:原本作『夫過』,據小萬本改。

若:原本作『者』,據小萬本改。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無形也,及其運\而為德,則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見也。自是而推之,則眾有之容,皆道之見於物也。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道非有無,故以恍惚言之。然及其運\而成象,著而成物,未有不出於恍惚者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方有無之未定,恍惚而不可見。及夫有無之交,則見其窈冥深渺,雖未成形,而精存乎其中矣。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物至於成形,則真偽雜矣。方其有精,不容偽也。真偽既雜,自一而為二,自二而為三,紛然而錯,不可復信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古今雖異而道則不去,故以不去名之。惟未嘗去,故能以閱眾甫之變也。甫,美也。雖萬物之美,不免於變也。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聖人所以知萬物之所以然者,以能體道而不去故也。光曰:道本無名無形,既假德以形道,則曰象、曰物、曰精、曰閱眾甫之始,此德之容而道之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