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征第二十九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未战先知敌人之强弱,预见胜败之征,为之奈何?”

太公曰:“胜败之征,精神先见,明将察之,其效在人。谨候敌人出入进退,察其动静,言语妖祥,士卒所告。凡三军悦怿,士卒畏法,敬其将命;相喜以破敌,相陈以勇猛,相贤以威武,此强征也。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强敌,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

“三军齐整,阵势以固,深沟高垒,又有大风甚雨之利;三军无故,旌旗前指,金铎之声扬以清,鼙鼓之声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大胜之征也。行阵不固,旌旗乱而相遶;逆大风甚雨之利;士卒恐惧,气绝而不属;戎马惊奔,兵车折轴;金铎之声下以浊,鼙鼓之声湿以沐。此大败之征也。

“凡攻城围邑,城之气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气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气出而西,城可降。城之气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气出而东,城不可攻。城之气出复入,城主逃北。城之气出而覆我军之上,军必病。凡攻城围邑,过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辅。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武王曰:“善哉。”

农器第三十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争。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之具,其矛戟也。蓑薛簦笠,其甲冑也。镢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也。鸡犬,其伺候也。妇人织纴,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鏺草棘,其战车骑也。夏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取刍,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

“故用兵之具,尽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究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其富国强兵之道也。”武王曰:“善哉!”

第四篇虎韬

军用第三十一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举兵,三军器用,攻守之具,科品众寡,岂有法乎?”太公曰:“大哉王之问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武王曰:“愿闻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

“武卫大夫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一车七十二人;车四马骈架,六尺车轮;车上立旗鼓,兵法谓之震骇。陷坚阵,败强敌。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七十二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五尺车轮,绞车连弩自副。陷坚阵,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一百四十四乘。绞车连弩自副;陷坚阵,败强敌。

“大黄参连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强弩矛戟为翼;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电影,青茎赤羽。昼则以绛缟,长六尺,广六寸,为光耀;夜则以白缟,为流星。陷坚阵,败步骑。

“冲车大扶胥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载,可以击纵横,败强敌。

“轻车骑寇,一名电车,兵法谓之电击。陷坚阵,败步骑。

“矛戟轻车扶胥一百六十乘。螳螂武士三人共载,兵法谓之霆击。陷坚阵,败步骑。

“方首天掊,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一千二百枚。大柯斧又名天钺,刀长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一千二百枚。方首天搥,重八斤,柄长五尺,一千二百枚。败步骑群寇。

“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柄长六尺,一千二百枚。以投其众。

“三车拒守,木螳螂,剑刃,行拒马,广二丈,一百二十具。平易地,以步兵败车骑。

“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一百二十具。短冲矛戟扶胥一百二十辆。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一千二百具。败步骑。

“夜瞑来促战,白刃接。铺两镞蒺藜,芒间相去二尺,一万二千具。旷林草中,方胸铤矛,一千二百具;张铤矛法,高一尺五寸,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狭路微径,地陷,铁械锁,一百二十具,败步骑,要穷寇,遮走北。

“垒门拒守,矛戟小楯十二具,绞车连弩自副。三军拒守,天罗虎落锁,广一丈五尺,高八尺,一百二十具,虎落剑刃扶胥,广一丈五尺,高八尺,五百一十具。

“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渡大水,飞江,广一丈五尺,长二丈,共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天浮,三十二具,以环络连接。

“山林野居,结虎落柴营,用环利铁锁,环利大通索,环利中通索,环利小微螺,天雨盖,重车上板,结泉鉏铻,车一乘,以铁杙张之。

“伐木天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三百枚。棨镢,刃广六寸,柄长五尺,三百枚。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二百枚。鹰爪。方胸铁把,柄长七尺,三百枚。方胸铁叉,柄长七尺,三百枚。方胸两枝铁叉,柄长七尺,三百枚。芟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三百枚。大橹刃,重八斤,柄长六尺,三百枚。委环铁杙,长三尺,三百枚。椓杙大槌,重五斤,柄长二尺,百二十枚。

“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橹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之大数也。”武王曰:“允哉。”

三阵第三十二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阵、地阵、人阵,奈何?”

太公曰:“日日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谓天陈。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谓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谓人阵。”武王曰:“善哉!”

疾战第三十三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围我,断我前后,绝我粮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胜,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冲阵,以武车骁骑惊乱其军而疾击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胜,为之奈何?”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敌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后,敌人虽众,其将可走。”

必出第三十四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粮食。敌人既众,粮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宝,勇斗为首。审知敌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出。将士持玄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飞走,冒将之士,居前,平垒为军开道。材士强弩为伏兵,居后。弱卒车骑居中。阵毕徐行,慎无惊骇。以武冲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橹,以蔽左右。敌人若惊,勇力冒将之士疾击而前。弱卒车骑,以属其后。材士强弩,隐伏而处。审候敌人追我,伏兵疾击其后。多其火鼓,若从地出,若从天下。三军勇斗,莫我能御。”

武王曰:“前有大水、广堑、深坑,我欲踰渡,无舟楫之备。敌人屯垒,限我军前,塞我归道;斥候常戒;险塞尽守;车骑要我前,勇士击我后,为之奈何?”

太公曰:“大水、广堑、深坑,敌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飞江转关与天潢以济吾军。勇力材士,从我所指,冲敌绝阵,皆致其死。先燔吾辎重,烧吾粮食,明告吏士,勇斗则生,不勇则死。已出,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敌人车骑,必不敢远追长驱。因以火为记,先出者,令至火而止,为四武冲阵。如此,则三军皆精锐勇斗,莫我能止。”武王曰:“善哉!”

军略第三十五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毕济,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后不得属于前,无舟梁之备,又无水草之资。吾欲毕济,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虑不先设,器械不备;教不精信,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若攻城围邑,则有轒辒临冲;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楼。三军行止,则有武冲大橹。前后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卫其两旁。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画则登云梯远望,立五色旌旗。夜则火云万炬,击雷鼓,振鼙铎,吹鸣笳。越沟堑,则有飞桥、转关、辘轳、鉏铻。济大水,则有天潢、飞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三军用备,主将何忧。

临境第三十六

武王问太公曰:“吾与敌人临境相拒,彼可以来,我可以往,阵皆坚固,莫敢先举。我欲往而袭之,彼亦可以来。为之奈何?”

太公曰:“分兵三处。令我前军,深沟增垒而无出,列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令我后军,多积粮食,无使敌人知我意。发我锐士,潜袭其中,击其不意,攻其无备。敌人不知我情,则止不来矣。”

武王曰:“敌人知我之情,通我之机,动则得我事。其锐士伏于深草,要我隘路,击我便处,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前军,日出挑战,以劳其意。令我老弱,曳柴扬尘,鼓呼而往来,或出其左,或出其右,去敌无过百步,其将必劳,其卒必骇。如此,则敌人不敢来。吾往者不止,或袭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敌人必败。”

动静第三十七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之军相当。两阵相望,众寡强弱相等,不敢先举。吾欲令敌人将帅恐惧,士卒心伤,行阵不固,后军欲走,前阵数顾。鼓噪而乘之,敌人遂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发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车骑百里而越其前后。多其旌旗,益其金鼓。战合,鼓噪而俱起。敌将必恐,其军惊骇。众寡不相救,贵贱不相待,敌人必败。“

武王曰:“敌之地势,不可伏其两旁,车骑又无以越其前后。敌知我虑,先施其备。吾士卒心伤,将帅恐惧,战则不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诚哉王之问也。如此者,先战五日,发我远候,往视其动静,审候其来,设伏而待之。必于死地,与敌相遇。远我旌旗,疏我行阵。必奔其前,与敌相当。战合而走,击金而止。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其两旁,或击其先后,三军疾战,敌人必走。”武王曰:“善哉!”

金鼓第三十八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相当。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日不止。沟垒悉坏,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敌人夜来,三军无备,上下惑乱,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军以戒为固,以怠为败。令我垒上,谁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号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三千人为一屯,诫而约之,各慎其处。敌人若来,视我军之警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发我锐士,随而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