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穴有二名

后顶(一名交冲)强间(一名大羽)脑户(一名合囟)风府(一名舌本)脑空(一名)颅囟(一名颅息)脉(一名资脉)素(一名面士)水沟(一名人中)承浆(一名悬浆)廉泉(一名吉本)睛明(一名泪孔)巨(一名巨)丝箜(一名目)颊车(一名机关)肩井(一名膊井)会(一名)大杼(一名百旁)命门(一名属累)风门(一名热府)督俞(一名高盖)中膂内俞(一名脊内俞)会阳(一名利机)天窗(一名窗笼)天鼎(一名天项)扶突(一名水穴)缺盆(一名天盖)人迎(一名五会)天突(一名天衢)玉堂(一名玉英)府(一名输府)中府(一名府中俞)天池(一名天会)中脘(一名太仓)水分(一名分水)神阙(一名气合)会阴(一名屏翳)四满(一名髓府)横骨(一名屈骨端)气冲(一名气街)腹结(一名肠HT)冲门(一名慈宫)太渊(一名太泉)商阳(一名绝阳)二间(一名间谷)三间(一名少谷)合谷(一名虎口)阳溪(一名中魁)三里(一名于三里)少冲(一名经始)神门(一名兑冲)少海(一名曲前)少泽(一名小吉)天泉(一名天温)阳池(一名别阳)支沟(一名飞虎)中封(一名悬泉)蠡沟(一名交仪)中都(一名中)阴包(一名阴胞)悬钟(一名绝骨)漏谷(一名太阴络)地机(一名牌舍)血海(一名百虫窠)下廉(一名下巨虚)上廉(一名上巨虚)阴市(一名阴鼎)伏兔(一名外勾)涌泉(一名地冲)太溪(一名吕细)然谷(一名龙渊)照海(一名阴跷)申脉(一名阳跷)金阙(一名)仆参(一名安耶)昆仑(一名下昆仑)付阳(一名附阳)飞阳(一名厥阳)环跳(一名骨)然谷(一名然骨)

论一穴有三名

络却(一名强阳一名脑盖)禾(一名长类一名禾)童子(一名太阳一名前关)上关(一名客主人一名客主)前关(一名太阳一名童子)听会(一名听河一名后关)肩(一名中肩井一名扁骨)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膻中(一名中一名元见)鸠尾(一名尾眵一名鹘)上脘(一名上管一名胃脘)关元(一名丹田一名太中桓)气海(一名脖一名下肓)中极(一名玉泉一名气原)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太赫(一名阴维一名阴关)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日月(一名神光一名昭募)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温溜(一名地头一名逆注)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阳交(一名别阳一名足)阳关(一名关阳一名关陵)承筋(一名肠一名直肠)复溜(一名昌阳一名伏白)

论一穴有四名

百会(一名三阳一名天满一名五会)哑门(一名喑门一名舌厌一名舌横)攒竹(一名矢光一名员柱一名光明)章门(一名长平一名胁一名季胁)承山(一名鱼腹一名伤山一名肉柱)扶承(一名肉一名皮HT一名阴开)

论一穴有五名

石门(一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HT门)

论一穴有六名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腰柱一名髓俞一名髓孔一名腰户)

论一名有二穴

头临泣足临泣腰通谷足通谷手三里足三里头窍阴足窍阴背阳关足阳关

金针赋

大明洪武唐辰仲春(予)学针法初学于洞玄先生、孟仲傀公明年父没过维阳、又学于东隐先生九思彭公深得二先生发明窦太师针道之书、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游江湖间以之参问他师皆不过能谈其概及求精微之妙、百不一二、问有知者亦莫尽知其奥、予于是甚悦于心、则知世所得者鲜矣、固深胸臆宝而重之、数年间用而百发百中、无不臻效、永乐巳丑惜予遭诬、徙属于民乐耕锄之内、故退寓西河立其堂曰、资深其号曰泉石、心以遁守自娱过者皆曰、此读书耕者之所也、凡有疾者求治不用于针、多用于灸、自是梓岐风谷之法荒废、而名不闻非不以济人之心为心、盖不欲取誉于时矣令也、予年向暮、髭鬓皆霜、恐久失传、拳拳在念成文、名曰金针赋、金乃世之宝也、非富贵不能得之岂贫贱所能有也名其金称其贵也、贵能劫疾于顷刻之间、故以观夫发端、而嗟夫结之则深叹美其法、而有收效之捷异耳、篇中首论头病取足、右病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论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末论治病驱运气血通接至微之妙、而又叮咛勉其学人、务必以尽精诚、则可以起沉之疾、言虽直、其义详明、尤且贯穿、次第有序、使后之学人易为记诵其传不泯、俟他日有窦汉卿复出而攻之熟造之、深得于心、而目显用光大必念乎今之删繁撮简、成文者、谁欤是亦遗言于后也、必学人敬之哉时正统四年巳未岁八月既望谨识此金针赋乃先师秘传之要法得之者每每私藏而人必符价之金乃可得也予今以活人为心更不珍藏载于卷中与同智之士共知学人慎勿轻视若能熟读详味久当见之则用针之法尽于此矣

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

观夫针道,捷法最奇。须要明于补泻,方可起于倾危。先分病之上下,次定穴之高低。头有病而足取之,左有病而右取之。男子之气,早在上而晚在下,取之必明其理;女子之气,早在下而晚在上,用之必识其时。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阴升阳降,出入之机。逆之者,为泻为迎;顺之者,为补为随。春夏刺浅者以瘦,秋冬刺深者以肥。更观原气厚薄;浅深之刺尤宜。

原夫补泻之法,妙在呼吸手指。男子者,大指进前左转,呼之为补,退后右转,吸之为泻,提针为热,插针为寒;女子者,大指退后右转吸之为补,进前左转,呼之为泻,插针为热,提针为寒。左与右有异,胸与背不同。午前者如此,午后者反之。是故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则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转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补者一退三飞,真气自归;泻者一飞三退,邪气自避。补则补其不足,泻则泻其有余。有余者为肿为痛,曰实;不足者为痒为麻,曰虚。气速效速,气迟效迟。死生贵贱,针下皆知。贱者硬而贵者脆,生者涩而死者虚,候之不至,必死无疑。

且夫下针之法,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凡补者呼气,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至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此为极处,就当补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至人之分,待气沉紧,倒针朝病。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以袖掩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依前再施。

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

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回。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