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導

夫學道之人,皆閑安少事,不明補導,何以資生?是以知六籍娛神乃至人之役性;彈棋騁妙實王公之替勞。今撰彭老正經一十二首,用去眾病,以俟津涯。

老子按摩法

兩手相叉相杳,共按陛,左右同。

兩手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

兩手作拳,向前築虛三五度。

兩手如拓石法。左右同。

大坐斜身偏歌,如排山狀。左右同。

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三舉,以手反槌背,左右同。

大坐,申腳三,用相當手反掣,手向後,左右同。

立地,反覆三舉,起立,以腳踏前後,左右同。

大坐,申腳用相當手勾所申腳,著膝上,以手按之,左右同。

兩手捺陛,左右同。

捩身二十遍,兩手捺陛,左右同。

抽脅二十遍。

兩手抱頭,左右抽腰二十遍。

左右拋頭二十遍。

一手挽頭,一手拓膝三折,左右同。

兩腳拓頭,三舉之。

一手拓膝,一手拓頭,從下至上三過,左右同。

兩手舉頭向下,三頓之。

兩手相叉,反著心上,三過,曲腕築助,挽肘,左右亦三過。

反手著膝,手挽肘,覆手著膝上,挽肘,左右三過。

舒手挽項三過,左右捩身,前後三過。

摸肩,從上至下,便三遍,左右同。

外振手三遍,又內振手三遍。

兩手相叉,反覆攪,各七遍。

兩手相叉頭上過,左右申脅十遍。

兩手拳反背上,屈脊上下三遍。屈者,指也。

《指訣》云:導引則氣宣,氣宣則神暢。內形於外,所以無應無方。自導引過一月後,百病並除。百日不報,眉鬢生。於靜室中燒香,不散亂,然後為也。

一、兩手相捉,紐捩如洗手法。注云:左手為天,右手為地,天地和合,鼓動生化,則六府開通,百神歸附。

二、兩手淺\相叉,翻向外覆向胸三過。注云:天地交泰,化生萬象,反覆其道,自內形外,所以神同,通暢合德而不困也。

三、兩手相重,共按陛上,徐徐捩身,左右同。注云:萬物祖乎天,人祖乎氣。陰陽交泰則流通,所以覆手向胸,捩身徐轉,歸本之義,於焉在玆。

四、以拳卻去,此則開胸,左右同。注云:日月卷舒,順時息慮為靈府,開則通神也。

五、兩手抱頭,宛轉陛,左右同。注云:上黃庭與下丹田通也。

六、兩手拒地,回頭反顧如虎視,左右同。注云:拓地戶,營目虎視則生神,通脈節,宣元氣是也。

七、兩手急相叉,以腳踏手中,左右同。注云:踏手中者,取其中和之義,和暢骨節之神明歟。然則人法天,以成形,氣與道以合體。天有六氣,以造達萬物;人有六府,以度一身。動靜適宜,用不過極。是以天道左轉,日月右回,鼓之以風雷,通之以山澤,節宣不應,蓄則病生,邪氣外侵,妄病內擁,夭折之理與清淨之性交喪矣。是以君子黃中通理,順時變通,安則閑居以存神,用則習妙以布氣。反窮天理,胎息下元,身不病則形神安,道養適則妙物應,可以飛行自在與太虛齊其終始者也。

功過

夫功過者,謂濟生度死,自我惠彼者也。

《列紀經》曰:夫學道之人,欲得廣行陰德,慈向萬物,救人艱危,度人厄難,輕財重道,施惠布德,不吝寶賄,投之窮地,啟誓真聖,虛心跪請也。

《本願經》云:學昇仙之道,當立三十善功,故曰:功滿三千,白日昇仙者也。

《洞神經》曰:夫人有十善者,必生福子。二十善,神明護己。三十善,辟除惡鬼。四十善,人不枉死。五十善,一身無罪。六十善,道君自存。七十善,得與五嶽相連。八十善,脫名太山。九十善,必為神仙。百善,必昇九天。鯈然曰:此可謂自少及老,積行累功,無有分毫缺犯,純白之人耳。若延三千善功,則未當之一毛之正矣。

太虛真人曰:飯百凡人不如飯一善人,飯千善人不如飯一學道者。

《老子》曰:道者,百行當備。故也千善者,當若息墮,雖有九百九十九善,不滿中為利動,皆被折過,遂失前功。若治身關念,守戒不廢乃得度世。

《太上科》云:令教可三過為一勤。勤謂心,常濟物,孜孜不倦也。勸化三戶為一功。功謂三戶,舉家敬信,道法長幼,孝慈也。濟施路窮孤寡三人為一勤,愛推讓財帛,有瞋不爭,滿三為一勤。凡如此等,以類求之。

元君曰:夫一切含氣,未有無欲者。欲雖無數,大略有六:一曰五色,二曰五音,三曰五味,四曰五香,五曰五柔,六曰五達。達者,皆能辨明,悉如無礙。次能忘之,乃保長生。以此理身,身必成真,理家家和,理鄉鄉豐,乃至天下,其德乃普。是知求生必先行善,三業清淨則萬善備矣。

人有一善則心定體安,十善則氣力強壯,二十善則無諸疾病,三十善則所求皆得,四十善則昌熾富樂,五十善則子孫繁息,六十善則遭厄得過,七十善則天神護之,八十善則得地之利,九十善則尊賢顯榮,一百善則寶瑞降,二百善則後代名布,三百善則後代大富,四百善則後代清貴,五百善則後代壽長,六百善則後代貴孝,七百善則後代智慧,八百善則後代道德。九百善則後代賢聖,一千善則後代神真,二千善則身為眾人師聖真仙靈將吏,三千善則為國師聖真仙曹局,四千善則為天下師聖真仙主統,五千善則為鬼靈師聖真仙魁師,六千善則為神明師,聖真仙卿大夫,七千善則為諸天師聖,真仙卿公,八千善則為三千師聖真仙皇帝,九千善則為元始五帝君,一萬善則為太上玉皇帝。

元君曰:萬善之甚在於三業。三業,十善生萬名也。以類相從,明者自照矣。凡行善益算,行惡奪算,賞善罰惡,各有職司,報應之理,毫毛無失。自覺有善,與上相應,彌加精進,勿犯前功,則計日而仙也。故上士學真無倦過,謂己躬不謹,動違科禁者也。以此將前功而補後過,玆獲延齡。若以過而能改,善莫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