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摩诃衍论云下第二单引一论以明空也。文中有二。前正引论。后释论意也。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者。诸法皆从因缘故有也。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者。诸法皆从缘故。非定有也。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者。诸法本无。从缘故有也。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者。诸法从缘有者。以从缘故。非定有也

寻此有无之言下第二释论意也。上来两对各各相反。如此相反。非徒然也。寻此语意。是明非有非无中道耳。此是理一称二其文有似不同者。只是一物。而言非有非无。故云称二。言非有似异非无。言非无似异非有。故云不同也。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者。苟且也。所同者。谓中道也。言非有非无皆明中道。中道既同。故无不同也。

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下第四重据理以明空也。文中有三。先正明空。次覆疏解释。后引经证成。今初。据理意同前章也

何则欲言其有下第二覆疏解释也。有非真生者。假缘而生。故非真生。非真生故。不得言有也。事像既形者。万事万像皆已形现。皆已形现。不得言无也。像形不即无。非真无非实有者。事像形现。不即是无。有非真生。非是定有也。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者。正以非真实有。故言不真。既非实有。所以言空。论之得名。从此义也

故放光云下第三引经证成也。譬如幻化人者。此有三读。一者。连三句通成一段。二者譬如幻化人为句。后两句相着也。三者。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为句。已后为一段。今且从初也。幻化异者。从无起有为化。从有起有为幻也。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者。非无即非无也。非真即非有也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下第五就名实以明空也。文中有二。前正明空。后引经论证成。今初也。将名取物。物非是名。故云物无当名之实也。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者。将物取名。名非是物。故云名无得物之功也。物无当名之实下。覆疏前句也。是为名不当实下。又覆疏上句。直明名非实。实非名耳。名实无当万物安在者。名不当实。则名非名矣。实不当名。则实非实矣。名实不当。万物皆空。故云安在。安在者何在也

故中观云下第二引经论证成也。先引中观论。后引成具等经。今云物无彼此者。通是中论意也。亦可别指观苦品一偈。偈云。自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若彼人作苦。是亦名为作。今取此意反证也。此彼莫定乎一名下。此不定此。彼不定彼。而惑者谓为定有此彼也。必然者决定也。志者志意。意有记录故名为志耳。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者。彼此无定性。故云非有。于惑者则元不无也。既悟此彼之非有又何物而可有哉者。彼此在物既无。彼此又无物也。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者。号名也。以非真是假。故名为空。是以成具立释名之文下。引成具及大品经证成也。先引成具经及庄子。后引大品。今引成具经。兼引庄子。助成此义也。成具光明定意经云。是法无所有。强为其名也。庄子云。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非马喻马之非马。此意云。此以此指为指。将彼指为非指。彼亦以彼指为指。将此指为非指。于马亦然。各有一彼此。则彼此无定。各有一是非。则是非无定也。而言园林者。庄子为膝园吏。故云尔也。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者。无彼无此。此是深言。成具固已有之。庄子亦作此说也。是以圣人乘千化而不变下。以万法是空。故圣人变之。而不染也。千化万变者。意言多也。变化非一。故云千化。惑倒非一。故云万惑。虽乘千化。出生入死。而不为生死所染。故云不变。虽履万惑。无所不为。而不为倒惑所壅。故云常通也。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下。以法自空。不假将空观。本空法也。经云甚奇世尊下。引大品经证成也。彼经云。如来建立众生于实际。古本云立处。今引古大品文也。明一切诸法是实际。能令众生知诸法皆是真际。故云为诸法立处也。非离真而立处下。非是离真际。别建立众生于真际。即明众生是真际。故云立处即真也

然则道远乎哉下第六会结以明空也。道谓无生真理也。圣谓般若真智也。道远乎哉者。言不远也。触事皆是道。更无别道耳。圣远乎哉。言不远也。体悟即是圣。更无别有圣人

肇论疏卷上

大唐开元二十三年。岁在乙亥。闰十一月三十日。杨州大都督府江都县白塔寺僧玄湜。勘校流传日本国大乘大德法师

使人发促无暇写。聊附草本。多不如法。幸恕之。后睿师源师还更附好本耳

天平胜宝六年七月十九日写竟

信定篁

文永二年七月十三日。于光明山东谷往生院。敬奉书写了。愿以书写力。自他开慧眼矣(同移点了)

三论宗智舜(春秋六十七)

永仁二年(甲午)十月十五日。于东大寺新禅院。以古本挍合之次。任愚推加点毕。鲁鱼之至。越度有多欤。颇虽有其恐。粗凿荒途。后哲必加修治而已

抑今古本。文字多不定也。就中日本国大乘大德法师者。指道慈律师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