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释智严凉州人。弱冠出家精勤为业。纳衣宴坐蔬食永岁。不受别请分卫自资。晋义熙十三年宋武伐姚泓还。始兴公王恢。从驾观山见严禅思。即请还都。然严道化所被幽显咸伏。先于西域得经梵本未译。以宋文帝元嘉四年岁次丁卯。

于杨都枳园寺共宝云等译。普曜经(八卷)。无尽意菩萨经(六卷)。生经(五卷)。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毗罗三昧经(二卷)。阿那含经(二卷)。四天王经(一卷)。善德婆罗门问提婆达多经(一卷)。一音显正法经(一卷)。调伏众生业经(一卷)。善德优婆塞经(一卷)。法华三昧经(一卷)。净度三昧经(一卷)总一十四部合三十六卷。然严未出家前。

曾受五戒有所亏犯。后受大戒疑不得戒。遂泛海至印度国。咨问罗汉比丘。时罗汉不决为诣弥勒。弥勒答云。得戒严甚喜焉

沙门求那跋摩。此言功德铠。罽宾国人。即其国王之少子也。洞明九部博晓四含。深达律品妙入禅要。诵经百余万言。罽宾王薨众请绍位。

恐为戒障遂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人世。仪形感物见者发心。以宋文帝元嘉年中达于建业。文帝殷勤问曰。弟子常欲斋而不杀。迫以身徇物不获从志。法师将何以教之。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匹夫身贱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将何为用。

帝王以四海为家兆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无劳力。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

百谷滋繁桑麻郁茂。如此持戒斋亦大矣不杀亦众矣。宁在阙半日之食全一禽之命。然后方为弘济耶。帝大悦曰。跋摩法师开悟明达。可与谈于天人之际矣。敕住只桓寺供给隆厚。即以元嘉年。于杨都译菩萨善戒经(二十卷)。

杂阿毗昙心论(十二卷)。四分比丘尼羯磨(一卷)。优婆塞五戒略论(一卷)。三归及优婆塞戒(一卷)。沙弥威仪(一卷)。五门禅要用(一卷)。经律分异记(一卷)。总七部合三十八卷证第二果

沙门宝云西凉州人。自少出家精勤硕学。志韵刚洁不偶世群。求法恳恻忘身殉道。遂以晋隆安年初西寻灵迹。经罗刹之野闻天鼓之音。

礼释迦影迹受罗汉之语。历游西方善梵书语。印度字音训释辞句悉皆备解。后来长安复至江左。诸翻译人传译梵语于云为最。初与智严共同出经。严既迁化云独宣译。以宋文帝元嘉年中。于六合山寺。译佛本行赞经传(七卷)。

付法藏经(六卷)。佛所行赞经传(五卷)。新无量寿经(二卷)。新净度三昧经(二卷)。总四部合十五卷。沙门慧观等友而善之

沙门僧伽跋摩。此言众铠。印度国人。少而弃俗戒德清峻。善解律藏尤精杂心。器宇宏肃道俗敬异。其所译经并文义详允梵宋不差。彭城王刘义康。

崇其戒范请以为师。名重京邑。以宋元嘉十年岁次癸酉。于长干寺译阿毗昙毗婆沙论(一十四卷)。萨婆多摩德勒伽毗尼(十卷)。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集(一卷)。龙树菩萨劝发诸王要偈(一卷)。请圣僧浴文(一卷)。总五部合二十七卷。宝云传语。道场寺慧观笔受

沙门求那跋陀罗。此言功德贤。中印度人。

幼学五明四韦陀论。志性明敏度量该博。后遇杂心莫测涯际。方悟佛法崇深投簪落彩。专精志业博通三藏。慈和恭恪事师尽礼。

舍小学大则深悟幽旨。以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来至杨都。帝深重之敕住祇洹寺。至宋元嘉二十年岁次癸未。于杨都瓦官寺译。杂阿含经(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