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灾者。凡经三百千拘胝。即是三百千拘胝劫。一百千拘胝火。一百千拘胝水。一百千拘胝风世界。于火灾时。世界一劫减一劫生。水风时亦尔。灭则粗尘灭。本邻虚相离而住。生则是法非法使其共合。法合为善道。非法合为恶道。本尘既合。从此增长。更生诸尘。故成世界。我心亦逐外尘离合。度三百千拘胝。中间灾满。至火灾时。复经三百拘胝。世界一向灭。本尘一向相离而住。我心亦一向相离而住。则我暂时解脱。度三百千拘胝火灾满。法非法复使其共合。问火何故上。风何故傍行。地水何故下。答火能成熟物。若火不上升。众生则无以得成熟饮食等物。又火有光明。主于智慧故。在上自在天。身备有六道。从心向上是人天。从心下向至脐。是阿修罗及鬼。从脐下至足。是畜生及地狱。人天光明有智慧故在上。火有光明主于智慧故在上。风若不傍行。众生则无以得去来。如船在海。风若沉下上升船则不得进。由风傍行故有去来。地水若不在下。则众生无依处。地水闇生惑。惑属地狱畜生。故在下。地狱畜生闇而有惑。故在下地。地水闇生惑故在下。为欲永得解脱故。修戒施苦行定四法。从四法生正法。正法者是其得道。从正法生乐生智。智乐者受天中乐果。智慧若后时断法非法。我与心则永相离。九法永不复得生。则永得解脱。若破我见及邻虚。此执自坏。论云。爱欲有四种。一执我。是不分别爱欲。二执当我。是不分别更有爱欲。三执当我有胜劣是分别更有爱欲。

四结有相接爱欲。今且次第释之。第一执我者。于现在执言身中有我。而不分别。执一阴为我余阴非我。亦不分别。五阴都非我。而于我生爱。于我所色香味触等境。生染着心故名欲。我及爱是见道所破。欲是修道所破。第二爱欲者。常见者。谓我不灭得至未来故名当我分别。不异向释未来。言更有我。于更有我生爱。于我所六尘生染着。故名欲。第三执当我。如向释。亦不分别有胜劣。是分别者。分别未来我。或受苦或受乐。或于上地生。或于下地生。此即是胜劣义。更有爱欲不异向解。第四爱欲论文乃不说执我。亦是执我爱欲。执我无分别不异向解。谓我不灭得至未来。于未来生处起染着故。推此身即爱后身结。前后二有命相接不断故言结。有相接爱欲不异向解。论云。经中佛说。五阴者以爱欲为根本。爱欲为集起。爱欲为生处。爱欲为缘。经中复说。爱欲有四种。论更次第列前四名。后乃释之。释因云。第一爱欲。是五阴初根本故名因。如种子与果者。根本是因义故初。引经言以爱欲为根本。即是爱欲为因。今以根本释因义。言初根本者。先于现在执我生爱欲。此爱欲即有感未来果力故名初。如有种子。便有生果之力。故言如种子与果

释集起云。第二爱欲者。是五阴集起。能令当果来故。譬如牙等与果者。第二爱欲。缘未来有我及诸尘生。以爱欲共和合。能令当果来现在故。名爱欲为集起。由如牙乃至华能生实等节等茎叶及华。果即是实。释生处云。第三爱欲者。是五阴生处。能生五阴胜劣。譬如果与田水土等。故有香味力变熟。感德者。第三爱欲。分别未来有胜劣故。受报之时有升有沈。由第三爱欲。使未来胜劣报得生故。名第三爱欲为生处。第二誓以实为果。今言果亦取实为果。果已生田及水土等。为果作缘。增长其香味等。田等有肥瘦等诸力用不同。果于中生香味等。随缘有异亦尔。随爱欲分别故得果。有胜有劣。香依正量部及外道立义。谓有三种。一香二臭三平。平者无香臭。若是余部止有香臭。无别余气。而香臭各有二种。一增。二损。如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