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還登常山,授子上真之道。君乃還登常山石室中,齋戒念道,復積九十餘年中,无英君、黃老君遂便授之《大洞真經》三十九篇。有玉童二十一人、玉女二十一人,皆侍直燒香。晝夜習之,積十一年,遂乘雲駕龍,白日昇天,上詣太微宮,受書為紫陽真人,佩黃旄之節、八威之策,帶流金之鈴,服自然之衣,食玉醴之給,飲金液之漿,治葛衍山金庭銅城,所謂紫陽宮也。紫陽有八真人,君處其右,一月三登崑崙,一朝太微帝君。以蟠冢為紫陽別宮,所謂洞庭潛宮也。蟠冢山有洞穴,潛行通王屋清虛小有天,亦潛通闈風也。

真人曰:天無謂之空,山無謂之洞,人無謂之房也。山腹中空虛,是為洞庭。人頭中空虛,是為洞房。是以真人處天,處山、處人,入無間,以黍米容蓬萊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載焉。唯精思存真,守三宮,朝一神,勤苦念之,必見元英、白元、黃老在洞房焉。雲車羽蓋既來,便成真人。先守三一,乃可遊遨名山,尋西眼洞房也。此要言矣。真人周君曰:諸應得仙道,皆先百過小試之,皆過,仙人所保舉者,乃劫三官乞除罪名,下太山除死籍,度名仙府。仙府乃十二大試,太極真人下臨之。上過為上仙,中過為地仙,下過白日尸解。都不過者,不失尸解也。尸解,土下主者耳,不得稱仙也。蘇子玄後亦被玄洲召為真命上卿,一日一於陳留乘雲車,縿龍虎,侍者羽蓋而昇天也。同時多有見者,冉冉西北昇,良久雲氣覆之,遂絕。教周君守三一法,靈妙之言,近二百事。涓子即子玄之師。涓子似齋人,少好餌木,接食其精,精思感天,後釣於河澤,見束海小童語之日:釣得鯉者剖之。後果得而剖魚腹,獲金闕帝君守三元真一之法,於是遂隱於蠹山,能致風雨。學道在世二千七百年,一日一告人云:被大微召補仙公,遂去而不知所終矣。語子玄日:斗中三一,宜以節日祀之,為二十年三一見矣,見則長生成仙。家有三一,長生不滅。能存三一,名上玉札。能存洞房,與天相望。能存三元,上為真仙。皇天上清金闕帝君所以乘雲迅龍,周行九天者,皇洞房三元真一之事也。吾食木精三百年,服氣五百年,精思六百年,守三一三百年,守洞房六百年,守玄丹五百年,周遊名山,看望八海,徊遊五嶽,休息洞室,樂林草之垂條,听烏獸之相繳,川漬吐精,丘陵蓊鬱,百物之秀,寒暑之節,弋釣長流,遨遊玄瀨,靜心山岫,念真養氣,呼召六丁,玉女見衛,展轉六合,無所不逮,守形思仙二千七百餘歲,實樂中仙,不營當世。今卒被召,請從此別。云涓子是臨去之時著書與子玄別。玄丹者泥丸也,其義出《太上素靈經》。守三一得為地仙,守洞房得為真人,守玄丹升太微宮也。勤而行之,自得此書。此言信矣。非賢慎泄之。真人之言:不得見太平,有志道而隱者,可示此書耳。子其慎之,寧勿宣。

摹召法主本,本是晉隆安三年太歲己亥正月七日甲子書畢。

又注云:周君後漢元鳳元年太歲辛丑七月五日己卯生,到元康元年太歲丙辰師蘇君受三一貞白條例,云有三千四百八十八字,今數有三千四百八十九字,不知何字是長,不容輒試。

周君所受道真書目錄

《金闕帝君守三元真一法》,東海小童傳涓子,涓子傳蘇子,蘇子傳周子。

尋欒先生《龍蹻經》於蒙山大洞黃庭之中,遇衍門子受《龍蹻經》并《三皇內文》。在黃庭之中。

趙他子《芝圖》十六首,《五行祕符》。在王屋洞門丹室中。

王先生《黃素神方》一《五帝六甲》、《左右靈飛》之書及二十四訣。在王屋山中。

上魏君太素傳《左乙混洞東蒙之籙》、《右庚素文攝殺之律》。在繙冢山中。

太和玉女《大有妙經》、《太上素靈經》。在丹城銅之內。

沙野帛先生《泰清上經》。在白雲山中。

甯先生《大丹隱書》八稟十訣。在峨媚山金匱府中。

陰生先《九赤斑符》在岷山中。

臧延甫《憂樂曲素訣辭》。在岐山中。

淮南子成《天關三圖》。在梁山中。

張子房《泰清真經》。在牛首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