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自己真背成这样,姜尚唉声嘆气的回家。

面对又一脸苦闷的他,宋异人不用问也知道结果。

“算了,才几两银子,烦什么呢?我们到后花园摆个宴席,喝喝小酒聊聊天,你的心情一好,说不定下个行业会更好!”

被他说服,姜尚点点头,二人走到了后花园。

酒过三巡,二人谈笑半晌,姜尚心情也好多了。

当他心情一好,“仁兄,你家里空这么一大块地做什么?”

姜尚向前一指,前方空地宽广程度,大概够造出不少楼房。

在房舍之中与花园之间,没可能空这么一块地吧?

“地?”宋异人抬头看去,“这块啊?你不知道,我造了七、八次,它就是有办法烧个七、八次,到最后连工匠们都知道,这地邪门的让人造不起楼。”

“造不起?”姜尚冷哼,“若在这盖上五间楼,风水极好,该有三十六条玉带,金带有一升芝麻之数!”

不是被风水好吓到,宋异人反被姜尚的话吓到,“原来你会占卜?”

“略知一二。”姜尚持起酒壶倒酒。

愣愣陪着姜尚干了二杯,宋异人一直有话想说。

“我择一个良日,仁兄只管建楼,到上樑那天,我给你压邪气。”姜尚猜出他的心意,毕竟任谁家里空出这么大块地,都会觉得碍眼。

为了回报他让自己白吃白喝的恩情,姜尚也得动动手了。

“好!”宋异人还不知该怎么拜託,没想到他已经先说了。

当下一个点头,宋异人看着姜尚随意一算,就扔出个日子给他。

到了那一日,宋异人便破土动工,起造楼房。

与之前七八次的火烧不同,这一次直盖到上樑前都没发生异状。

很快的,时间就到了上樑那天。

宋异人按照吩咐,全把工人请到前院吃喝。

姜尚独坐牡丹亭中,直到半夜来临。

狂风呼嚎,尘沙扬起,一道火光由上向下奔窜。

火光里隐着五张脸谱,分别是青、红、赤、白、黑五色。

松开发带,姜尚披发、双手交握松开,又是一把桃木剑上手。

狂啸怪笑声中,五名妖怪驾着火光冲上刚起的新楼。

将剑往上一指,姜尚施起雷诀,爆雷一响向下劈落。

“哇呜!”几声怪叫,五名妖怪摔落地面,火光倏然隐没。

冷眼看着五妖,姜尚举起桃木剑,打算下杀手。

“上仙饶命!”五妖拼命磕头,不敢造次。

“算了!”姜尚手一收,剑凭空消失,“你们想活,就接我符命,到西岐山等候,我日后自有差使,等有功之日,我助你们得成正果。”

心喜的拜伏于地,五妖一接到姜尚甩出的符命,全开心冲上天。

转眼之间,五妖已全数窜向西岐山。

此时是三更时分,宋异人听见雷响,连忙和妻子、孙氏到了后花园。

“贤弟你没事吧?”宋异人担心得紧。

姜尚一笑,把收妖的事说了一遍。

孙氏突然灵光一闪,“叔叔懂得风水,那会算命吗?”

早听丈夫说了,叔叔这几年运气不好,怎样都赚不到钱,而去给人算命,好歹不需本钱,该是稳赚不赔。

宋异人也觉得有赚头,“说的没错,贤弟能算吗?”

“我命理最精。”姜尚没有夸大。

“这样好,哪有空房收拾一间给叔叔,开个命馆。”孙氏建议。

一听到开命馆,宋异人就有了目标,“朝歌南门最热闹,就叫人在那收拾一间房子吧!”

几天后,姜尚在朝歌城里开上一间命馆。

外门上贴着的是,“只言玄妙一团理,不说寻常半句虚。”

内门是,“一张铁嘴,识破人间凶与吉;二只怪眼,善观世上败和兴。”

最后进到命馆里,还贴了一句,“袖里干坤大,壶中日月长。”

找了个好日子开张,姜尚又是一人独坐,四、五个月飞快过去,怎样都不见一个想算命的人进来。

终于,有一日,有个樵夫挑柴经过了命馆。

这名樵夫本来唸过书,却沦落到以卖柴为生,在命馆前一见到对联,就想到里头找找麻烦。

一进到命馆中,看见姜尚睡得正熟,把柴往桌上一扔,吓醒了他。

这樵夫身高丈五,高头大马目露凶光,却是唯一上门的客人。

“你起课还是算命?”姜尚连忙发问。

“先生大名?”樵夫先礼后兵。

“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

“起一课吧!”樵夫冷笑,“准,我给你二十青蚨,不准,我给你几拳!”

姜尚没料到第一门生意,这么难赚。

“拿个帖来,我写什么,你照着去做,包准。”

“好,我照做。”樵夫自认能赢。

拿过帖,姜尚不用多想,下笔飞快就把帖往前一递。

把帖接到手,樵夫连连冷笑,往前出了门。

看见樵夫表情,一旁看热闹的人走了进来,“还是快走,被打上几拳,你不一定受得了。”

摇了摇手,姜尚一手撑颊,“放心,没事。”

就在他老神在在时,樵夫出了命馆,向南直走,柳荫下一个老者突然叫了一声,“卖柴的!”

樵夫看了手上的帖子,果然是在柳荫下遇到买客。

又看下一句,卖得钱数是一百二十青蚨,还外加四个点心二碗酒?

“你这柴怎卖?”老者走到樵夫跟前。

故意跟姜尚做对,樵夫硬是少报,“一百青蚨我卖给你。”

“那劳你帮我拿进来。”老者转身带路。

樵夫跟在身后,进了屋放好柴,老者入房拿钱去。

等着閒得慌,又看落叶掉满地,樵夫摸过一旁扫帚把树叶扫尽。

老者出来一看,“今天我儿子成婚,居然还遇上你这好人?”

开心唤来僮僕,拿了四个点心,一个酒葫芦。

看着老者一面数钱,樵夫将葫芦的酒倒进碗中,喝干一碗再倒,又是一碗的量,恰恰就是二碗。

“来,一百青蚨是柴钱,二十青蚨是喜钱。”老者拿着二封钱递来。

樵夫一接过钱,已经完全服了姜尚。

一出老者家,他连忙冲到命馆,一进屋就说准。

“既准,就拿钱来。”姜尚向前伸手。

樵夫头一撇,“就是一百二十青蚨全给你都成,你等我一等。”

话完往外一跑,他不知从哪拖进一名差官,“替他算!”

暗暗觉得好笑,姜尚还不知道他会拉客。

这名差官是催钱粮的,公务正急,随便扯张帖子,“看个卦。”

“此卦逢于艮,钱粮不需问,等候你多时,一百零三锭。”姜尚看卦一解,差官点头,“一卦多少?”

还没回答,樵夫又抢话,“一卦五钱。”

“五钱一卦?”差官嫌贵。

“包准,不准我让你打回来!”樵夫死不放手。

急于公务,差官把钱一放,人就出了门。

过了一个时辰,差官回来就道:“果真是个神仙,一百零三锭银子不差,五钱银子不亏。”

还是差官的话有公信力,姜尚就此打响名声。

每天想找他算命看课的人,连命馆大门都挤不入,五钱银子算一命,连马氏也开心了。

从此之后,除了去替人看卦算命外的时间,姜尚一天下来更閒。

只是他有空閒时,却总是待在家中,发呆度日。

像是在等着什么一样,他有空就是看着天空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