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楚無大夫,其曰萩,何也?以其來我,褒之也。

(經九十四)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

(傳)秦人弗夫人也,即外之弗夫人而見正焉。

(經九十五)葬曹共公。

文公(經十一)十年

春,王三月辛卯,臧孫辰卒。

(經十二)夏,秦伐晉。

(經十三)楚殺其大夫宜申。

(經十四)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傳)歷時而言不雨,文不閔雨也。不閔雨者,無志乎民也。

(經十五)及蘇子盟于女栗。

(經十六)冬,狄侵宋。

(經十七)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文公(經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楚子伐麇。

(經十一二)夏,叔彭生會晉郤缺于承匡。

(經十一三)秋,曹伯來朝。

(經十一四)公子遂如宋。

(經十一五)狄侵齊。

(經十一六)冬,十月甲午,叔孫得臣敗狄于鹹。

(傳)不言帥師而言敗,何也?直敗,一人之辭也。一人而曰敗,何也?以眾焉言之也。傳曰:長狄也。兄弟三人,佚宕中國,瓦石不能害。叔孫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橫九畝,斷其首而載之,眉見于軾。然則何為不言獲也?曰:古者不重創,不禽二毛,故不言獲,為內諱也。其之齊者,王子成父殺之,則未知其之晉者也。

文公(經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郕伯來奔。

(經十二二)杞伯來朝。

(經十二三)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傳)其曰子叔姬,貴也,公之母姊妹也。其一傳曰:許嫁,以卒之也。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許嫁,二十而嫁。

(經十二四)夏,楚人圍巢。

(經十二五)秋,滕子來朝。

(經十二六)秦伯使術來聘。

(經十二七)冬,十有二月戊午,晉人秦人戰于河曲。

(傳)不言及,秦晉之戰已亟,故略之也。

(經十二八)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

(傳)稱帥師,言有難也。

文公(經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王正月。

(經十三二)夏,五月壬午,陳侯朔卒。

(經十三三)邾子籧篨卒。

(經十三四)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經十三五)大室屋壞。

(傳)大室屋壞者,有壞道也,譏不修也。大室猶世室也。周公曰「大廟」,伯禽曰「大室」,群公曰「宮」。禮,宗廟之事。君親割,夫人親舂,敬之至也。為社稷之主,而先君之廟壞,極稱之,志不敬也。

(經十三六)冬,公如晉。

(經十三七)衛侯會公于沓。

(經十三八)狄侵衛。

(經十三九)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晉侯盟,還自晉。

(傳)還者,事未畢也。自晉,事畢也。

(經十三十)鄭伯會公于棐。

文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王正月,公至自晉。

(經十四二)邾人伐我南鄙。

(經十四三)叔彭生帥師伐邾。

(經十四四)夏,五月乙亥,齊侯潘卒。

(經十四五)六月,公會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伯、曹伯、晉趙盾。癸酉,同盟于新城。

(傳)同者,有同也,同外楚也。

(經十四六)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傳)孛之為言猶茀也。其曰入北斗,斗有環域也。

(經十四六)公至自會。

(經十四七)晉人納捷菑于邾,弗克納。

(傳)是郤克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為微之也?長轂五百乘,綿地千里,過宋、鄭、滕、薛,夐入千乘之國,欲變人之主。至城下,然後知。何知之晚也!弗克納。未伐而曰弗克,何也?弗克其義也。捷菑,晉出也;貜且,齊出也。貜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經十四八)九月甲申,公孫敖,卒于齊。

(傳)奔大夫不言卒,而言卒,何也?為受其喪,不可不卒也。其地於外也。

(經十四九)齊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傳)舍未逾年,其曰君,何也?成舍之為君,所以重商人之弒也。商人其不以國氏,何也?不以嫌代嫌也。舍之不日,何也?未成為君也。

(經十四十)宋子哀來奔。

(傳)其曰子哀,失之也。

(經十四十一)冬,單伯如齊。

(經十四十二)齊人執單伯。

(傳)私罪也。單伯淫于齊,齊人執之。

(經十四十三)齊人執子叔姬。

(傳)叔姬同罪也。

文公(經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季孫行父如晉。

(經十五二)三月,宋司馬華孫來盟。

(傳)司馬,官也。其以官稱,無君之辭也。來盟者何?前定也。不言及者,以國與之也。

(經十五三)夏,曹伯來朝。

(經十五四)齊人歸公孫敖之喪。

(經十五五)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經十五六)單伯至自齊。

(傳)大夫執則致,致則名;此其不名,何也?天子之命大夫也。

(經十五七)晉郤缺帥師伐蔡。

(經十五八)戊申,入蔡。

(經十五九)秋,齊人侵我西鄙。

(傳)其曰鄙,遠之也。其遠之,何也?不以難介我國也。

(經十五十)季孫行父如晉。

(經十五十一)冬,十有一月,諸侯盟于扈。

(經十五十二)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

(傳)其曰子叔姬,貴之也。其言來歸,何也?父母之於子,雖有罪,猶欲其免也。

(經十五十三)齊侯侵我西鄙。

(經十五十四)遂伐曹,入其郛。

文公(經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季孫行父會齊侯于陽穀。齊侯弗及盟。

(傳)弗及者,內辭也。行父失命矣,齊得內辭也。

(經十六二)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傳)天子告朔于諸侯,諸侯受乎禰廟,禮也。公四不視朔,公不臣也。以公為厭政以甚矣。

(經十六三)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齊侯盟于師丘。

(傳)復行父之盟也。

(經十六四)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

(經十六五)毀泉臺。

(傳)喪不貳事;貳事,緩喪也。以文為多失道矣!自古為之,今毀之,不如勿處而已矣。

(經十六六)楚人、秦人、巴人滅庸。

(經十六七)冬,十有一月,宋人弒其君杵臼。

文公(經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晉人、衛人、陳人、鄭人伐宋。

(經十七二)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聲姜。

(經十七三)齊侯伐我西鄙。

(經十七四)六月癸未,公及齊侯盟于穀。

(經十七五)諸侯會于扈。

(經十七六)秋,公至自穀。

(經十七七)冬,公子遂如齊。

文公(經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臺下。

(傳)臺下,非正也。

(經十八二)秦伯罃卒。

(經十八三)夏,五月戊戌,齊人弒其君商人。

(經十八四)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經十八五)秋,公子遂、叔孫得臣如齊。

(傳)使舉上客,而不稱介。不正其同倫而相介,故列而數之也。

(經十八六)冬,十月,子卒。

(傳)子卒,不日,故也。

(經十八七)夫人姜氏歸于齊。

(傳)惡宣公也。有不待貶絕,而罪惡見者;有待貶絕,而惡從之者。侄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緩帶。一曰:就賢也。

(經十八八)季孫行父如齊。

(經十八九)莒弒其君庶其。

穀梁傳宣公

宣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傳)繼故而言即位,與聞乎故也。

(經一二)公子遂如齊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

(傳)其不言氏,喪未畢,故略之也。其曰婦,緣姑言之之辭也。遂之挈,由上致之也。

(經一三)夏,季孫行父如齊。

(經一四)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衛。

(傳)放,猶屏也。稱國以放,放無罪也。

(經一五)公會齊侯于平州。公子遂如齊。六月,齊人取濟西田。

(傳)內不言取,言取,授之也。以是為賂齊也。

(經一六)秋,邾子來朝。

(經一七)楚子、鄭人侵陳,遂侵宋。

(傳)遂,繼事也。

(經一八)晉趙盾帥師救陳。

(傳)善救陳也。

(經一九)宋公、陳侯、衛侯、曹伯會晉師于棐林,伐鄭。

(傳)列數諸侯而會晉趙盾,大趙盾之事也。其曰師,何也?以其大之也。于棐林地,而後伐鄭,疑辭也。此其地何?則著其美也。

(經一十)冬,晉趙穿帥師侵崇。

(經一十一)晉人、宋人伐鄭。

(傳)伐鄭,所以救宋也。

宣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二月,壬子,宋華元帥師,及鄭公子歸生帥師,戰于大棘。宋師敗績,獲宋華元。

(傳)獲者,不與之辭也。言盡其眾,以救其將也。以三軍敵華元,華元雖獲,不病矣。

(經二二)秦師伐晉。

(經二三)夏,晉人、宋人、衛人、陳人侵鄭。

(經二四)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弒其君夷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