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勇跟着大爷坐上牛车,直接出了镇子。“大爷,您不是说要去找黄镇长么?”宇文勇好奇的问。
“伤着没?”邱大爷反问他。
“没事,啥事没有。”宇文勇回答。
邱大爷笑了一下,接着说,“告诉他哥有啥用,顶多赔礼道歉,看看病,还能咋地。他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到我们这也有些年头了,还不知道啊,下回见着了绕着走。”说完邱大爷叹了一口气,“这也怪我们这些老辈的,当初要是有力帮帮他两兄弟,也不至于到今天这样,都是报应啊。”
“大爷,那当初为啥没人帮忙啊?”宇文勇好奇的问。
“穷呗,家家户户都这样。”说着邱大爷看了宇文勇一眼,“你知道为啥这些年大家都尊敬你,你把这些孩子弄学校吃,他们就不走下道,要不就得到处偷鸡摸狗找吃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啊,当年谁敢收留他们哥俩,来了就往外撵。他哥俩没招就得偷,越偷越打,越打越偷。这都是报应。”
宇文勇没有说话,他现在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黄堂不再跟他为敌,那他又何苦处心积虑的要害他呢?如果自己不是好奇的去偷窥人家,黄堂又何苦与他为敌呢?如果不是自己嘴馋,又怎么会遇到万大夫,勾起自己的好奇心呢?如果不是花出去的钱还能返回来,自己又怎么会嘴馋呢?……哎“为之奈何!”
“邱大爷,您家有没有鸡,我想买一只。”宇文勇郑重其事的问。
“我家只有一公三母,还指着下蛋打鸣呢。你跟我回屯子吧,南头老姜家有几只,应该能卖你。”
“恩,好咧。”
“你买鸡干啥啊?”
“给孩子改善改善呗,不能让他们走黄堂的老路不是。”
“你可别把他们喂馋了。”邱大爷严肃的说。
“哪能呢,自从入冬,孩子们就没见过荤腥。”
“那好,回头让老姜给你拾掇立整。”
“不用不用,千万别,我自己来。”
俩人一边聊天,一边走。过了中午就到杨屯,邱大爷赶着牛车直接到了自己家。邱大爷的儿子和小孙子迎了出来,孙子看到宇文勇高兴的扑过来,“老师,我什么时候能上学?”
“等你能上学的时候,老师会来接你的。”宇文勇摸着孩子的头回答。
邱大爷拉过孙子,“去去,别烦大用老师,进屋去。”说着四个人走进屋里,宇文勇和邱大爷一起坐在炕沿上。“大勇啊。”邱大爷大儿子走进来,“你去老姜家,问问他家鸡卖不卖,然后抓一只来。”
“诶。”邱大勇答应一声走出去,不一会又回来。“爹,要公鸡还是母鸡啊?”
“额”邱大爷看了一眼宇文勇。
“公鸡最好,鸡毛还能给孩子们玩。”
“听见了么?快去,要活的啊,别杀!”邱大爷嘱咐。
“诶。”邱大勇一边往外走一边答应着。
邱大爷让宇文勇在炕上坐着,然后来到厨房,取出温热的饭菜,端进来,“来,你不是也没吃么,在我这对付一口。”
宇文勇确实饿了,“那我不跟您客气啦。”说完拿起碗筷吃起来。不一会,邱大勇拎着一只公鸡走进来,“爹,您看这只咋样?”
“让老师看看。”邱大爷指着宇文勇。
“行,挺好,挺好。他家一共有几只公鸡啊?”宇文勇假装不经意的问。
“我看了,就两只,……要不我给您把那只也抓来,您看看?”邱大勇说着要往外走。
“不用,不用,这只就挺好,麻烦你啊,这只多少钱?”
“二十二。”邱大勇回答。宇文勇掏出钱交给邱大勇,“谢谢你啊。”说着下地,拎起公鸡“我先回去了,下午还有课呢。”
“好吧,那我也不留你了。”邱大爷说,“有空就过来。”
“好的。”宇文勇一边说一边往外走,离开杨屯往学校方向走。杨屯距离江屯只有不到三里地,转眼间就到了学校。宇文勇进了大院,没有往里走,站在原地看了一会,没有其他变化,这才走到教室。推门看,里面没有人,于是又来到宿舍,进屋看到孩子们都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徐若颖好像他一样坐在老师的位置上,看着其他学生。宇文勇长出一口气,孩子们看到老师回来了,就纷纷放下笔,看着他。宇文勇举起手里的公鸡,教室里一片欢腾。宇文勇把公鸡放在桌子上,没有解开绑住的双脚,公鸡就躺在桌子上。
孩子们都过来摸一摸,徐若颖抬头问宇文勇,“老师,我们要养它么?”
“明天就吃了它。”宇文勇看着公鸡,鉴定的说。徐若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这只公鸡。宇文勇看看她,好像很失望。于是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我们就买一只养。这次犒劳大火学习努力,我们吃了它。”
陈斌军抬起头,眼睛里放着光,“老师,我们不如今天就吃吧。”他的这个提议明显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孩子们都兴奋的望着宇文勇。宇文勇被这些热切的目光感染了,正要做出决定,突然,徐若颖呵斥他们。“老师都说明天杀,你们这些馋鬼,明天都变成公鸡宰了。”
宇文勇也被徐若颖的呵斥震慑住了,她没想到,这个五年前听话懂事的小女孩,已经变成学校里仅次于她的二号人物,俨然一副大姐大的摸样。宇文勇感到很高兴,同时又觉得惋惜,“如果她能从这里走出去,将来一定会很了不起。”一丝悲凉在他的心底蔓延。
人一辈子不管吃苦受罪,其实总是在寻求自身的价值。有些人打麻将赢了很高兴,有些人因为自己做饭别人觉得好吃很高兴,而对于宇文勇来说,这些孩子茁壮成长,最后出类拔萃成为社会精英,就是他最大的人生目标。但是可悲的是他自己知道,他的努力最终都不可能实现。这些孩子即使被他培养的如何优秀,最后也会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在走出学校的几十年里,被这山区里的艰难生活消磨光他所教授他们的一切,再把生活的压力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不管自己怎样的告诉他们知识的宝贵,无论他们自己现在如何的坚信知识是财富,等到他们的子女到了适学年龄,宇文勇还是要上门苦口婆心的劝导他们,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已经不再相信知识的重要,能够吃饱饭才是硬道理。
这似乎又是一个循环,因为穷所以不读书,因为不读书所以没法改变现状,因为不能改变现状,所以穷。而现在呢,没有学生被夺走的失落,没有明天没米下锅的苦恼,不用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许这样一直过下去也不错,……最好也没有麻烦。
宇文勇这一次下定了决心,除掉威胁自己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