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痰气壅塞。悉尼汁一杯。生姜汁四分之一。蜜半杯。薄荷细末一钱。和匀器盛。重汤煮一时。任意与食。

降痰如奔马。此方出幼幼集成。甘寒辛润。邪袭于肺。泄肺降痰。试用良验。

(六)滑脉多主痰。以津液凝结故也。然有顽痰阻阂气机。脉道因之不利。反见涩脉者。开通痰气。脉涩转滑。见

之屡矣。又现证脉象的是痰证。而病患言无痰。服药后渐觉有痰。亦见之屡矣。阅孙文宿医案治庞姓。遭跌胁痛。服

行血散血药多剂。痛不少减。孙诊脉左弦右滑数。曰。“此痰火症也。”庞曰。“躯虽肥。生平未尝有痰。徒以遭跌

积瘀血。于胁间作痛耳。”孙曰。“痰在经络间。不在肺。故不咳嗽。而亦不上出。脉书有云。滑为痰。弦为饮。据脉实

痰火也。如瘀血。脉必沉伏。或芤或涩也。面色亦不带黄。前医以瘀血治者。皆徇公言。不以色脉为据耳。”乃用大栝蒌

带壳者二枚。重二两。研碎。枳实。甘草。前胡。各一钱。贝母二钱。初服腹中漉漉有声。超时大泻一二次。皆痰无

血。痛减大半。再服又下痰数碗许。痛全止。三服腹中不复有声。亦不泻。盖前由痰积泻也。今无痰故不泻。观此。则

诊病虽须详问。又当色脉合参。不可徇病患之言。为其所惑。又嘉言喻氏亦谓“痰到胃始能从口吐出。到肠始

能从下泻出。”

(七)本经曰。“五味子气味酸温无毒。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卢子繇乘雅半

偈曰。“五味俱全。酸收独重。故益降下之气。咳逆上气者。正肺用不足。不能自上而下以顺降入之令。劳伤羸瘦者。

即内经云。烦劳则张。精绝使人煎厥内铄也。此补劳伤致降令之不足。与补中益气之治不能升出者相反。能降

便是强阴。阴强便能益精。设六淫外束。及肺气焦满。饵之反引邪入脏。永无出期。纵得生全。须夏火从中带出。或

为斑疹。或作疮疡。得汗乃解。倘未深解病情。愿言珍重。”按此则五味子之功能。的在降入。凡病情涉于宜升宜

出者。视为戈戟矣。盖肺统五脏六腑之气而主之。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气原上际于肺。肺气亦下归于

肾。一气自为升降者也。故上而咳逆上气。由六淫外束。饵此则外邪不特不能升。不能出。直引之及肾。而渐成虚

损。倘同熟地麦冬等用。酸而兼腻。不啻锢而闭之。一第十一条所谓不虚而做成虚。不损而做成损者。此类是

也。若六淫七气有以耗散之。致肺失其降。而不归肺之气。因耗散而日虚。肾之精。因不藏而日损。此际不用五味

子而谁用乎。五味子能收肺气入肾。肺气收。自不耗散。入肾。则五脏六腑之精。肾得受而藏之矣。虽然。论药则得

一药之功能。论方则观众药之辅相。凡药皆然。试即于五味子发其凡。可乎。五味子之功能在降入。病情宜升宜

出者。不可用。固已。第执此说以论药则可。若执此说以论方。则金匮要略中射干麻黄汤浓朴麻黄汤小青龙加

石膏汤等方之用五味子。其说遂不可通。殊不知古人治病用药。每于实中求虚。虚中求实。不比后人之见虚治

虚。见实治实。补者一味补。散者一味散。攻者一味攻也。故杂五味子于麻黄细辛桂枝生姜诸表药中。杂五味子

于射干紫菀款冬杏仁半夏诸降气降逆药中。杂五味子于石膏干姜。诸寒热药中。杂五味子于小麦白芍甘草

大枣诸安中药中。不嫌其夹杂。而于是表散药。得五味子不致于过散。降气降逆药。得五味子更助其降令。而且

寒热药得五味子寒不伤正。热不劫津。安中药得五味子相得益彰。综而言之。用五味子意在保肺气。不使过泄。

然皆辅相成方。非君药也。至桂苓味甘汤之治气冲。加减者四方。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苓甘

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以小青龙方中虽有五味子辅相之。究竟辛散之力大。

能发越外邪。亦易动人冲气。冲气者。冲脉之气也。冲脉起于下焦。挟肾上行者也。气既冲矣。非敛不降。桂苓能抑

冲气。甘草坐镇中宫。而敛降之权。当属之五味子矣。所以四方减去者惟桂枝。而加味以治咳满。以去其水。以治

形肿。以治胃热冲面。至于五味子收敛肾气。屹然不动。不使其气复冲。苓甘若为之辅相者。终不易也。以是知一

药有一药之功能。一方观众药之辅相。不识药性。安能处方。不识方义。安能用药。凡药皆然。岂特一五味子。试即

以五味子发其凡。词费之诮。奚辞哉。

(八)邹润安本经疏证论五味子与干姜同用。设为问答曰。“伤寒论中凡遇咳总加五味子干姜。岂不嫌其表

里无别耶。曰。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故咳虽肺病。其源实主于脾。惟脾家所散上归之精不清。则肺家通调

水道之令不肃。后人治咳。但知润肺消痰。殊不知润肺则肺愈不清。清痰则仅能治脾。于留肺者。究无益也。干姜

温脾肺。是治咳之来路。来路清。则咳之源绝矣。五味使肺气下归于肾。是开咳之去路。去路清。则气肃降矣。合两

物而言。则为一开一阖。当开而阖。是为关门逐贼。当阖而开。则恐津液消亡。故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四逆

散之兼咳者皆用之。不嫌其表里无别也。”按此论颇透彻。嘉言喻氏谓“干姜得五味能收肺气之逆。”是浑

而言之也。陈修园不论虚实证。遇咳辄用五味干姜。是浑而用之也。金匮桂苓味甘加干姜细辛。干姜为热药。服

之当遂渴。干姜为热药。仲圣已有明文矣。外感之由于暑燥火。内伤之涉于阴亏。虽同五味或辅相药。终不宜用

也。考金匮五味同干姜用者七方。皆有咳满证。不同干姜用者二方。射干麻黄汤证。亦见咳而上气。虽不同干姜

而同生姜用。其义仍在治肺。独桂苓味甘汤方治气冲。其义在治肾。然肺与肾一气。自为升降者也。治肺即所以治肾。

治肾即所以治肺。不过因病处方。注意或在肺。或在肾耳。或曰。黑地黄丸中。五味干姜并用。治在肺欤。曰。论

金匮方用五味意义。大抵如此。至后人用五味。其方不可胜数。岂能一一印证。若五味并熟地用。乌得谓不治肾。

黑地黄丸。乃治脾湿肾燥方。一刚一柔。一润一燥。熟地五味治肾燥。苍术干姜治脾湿。此分头治法也。熟地苍术。

益肾阴而兼运脾阳。苍术五味流脾湿。即以润肾燥。此交互治法也。嘉言喻氏谓此方超超元箸。岂虚誉耶。若不

综观全方。寻绎意义。徒沾沾于某药入某经。某药治某病。则自窒灵机矣。

(九)钱塘赵恕轩。名学敏。一字根据吉。撰利济十二种。其串雅一种。书分内外两编。类皆草泽医所传诸方法。世

所谓走方。手持虎刺。游食江湖者是也。虎刺一名曰虎撑。以铁为之。形如环盂。虚其中窍。置铁丸。周转。摇之有声。

相传始于宋李次口行山逢虎。啮刺于喉。求李拔。置此器于虎口。为拔去之。其术乃大行。流传至今。其术治外以针

刺蒸灸。治内以顶串禁截。取其速验。不计万全。药上行者曰顶。下行者曰串。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曰

截。截绝也。如绝害然。走医以顶串截为三大法。末流妄定有九顶。十三串。七十二截等目外。又有九种。十三根等

法。能拔骨髓诸毒外出。然不肖疡科。每窃以取利。种毒留根。变小成大。为害不浅。又有禁法。禁法之大。莫如水法。

次则祝由。近于巫觋。且有变病法。如约脾丸中用木瓜露以闭溺窍。掩月散中用鲤脊鳞以遮瞳神。取贝母中之

丹龙睛。以弛髓脉。剔刺中之连环骨。以缩骨筋。外科则用白朱砂以种毒。蛇蕈灰以种疮。即九种十三根之类。

更有合扁豆膏以留疟。曼陀酒以留癫。甚则醉兽散之可以病马牛。金针丸之可以困花木。种种不仁。愈降愈甚。

良由操技不精。欲藉此遂其罔利之心耳。恕轩取其所授。为芟订之。名曰串雅。不欲泯其实。并欲矫奇。而俾归于

雅也。且谓此书虽尽删其不经之法。而不能尽绝其传。故述其大概如是。业医者不可不知。(串雅中方。多有散见于

诸书者。如内编首列韩飞霞黄鹤丹。青囊丸。推为游方之祖方云。)

(十)偶阅孙文垣三吴治验医案。次日有一人来就诊。其病情与孙案一则相仿佛。遂用其方治之。两帖愈。于以

见古人对证发药。效如桴鼓。其案曰。“倪姓右颊车浮肿而痛。直冲太阳。发寒热。两手寸关俱洪大有力。此阳明

经风热交扇所致。以软石膏三钱。白芷升麻各一钱。葛根二钱。生熟甘草一钱。薄荷。山栀。丹皮。连翘。各七分。天

花粉。贯众。各一钱半。两帖肿痛全消。”

(十一)相传天士叶氏治痘多活法。一子病痘闭。诸医束手。先生命取新漆桌十余张。裸儿卧于上。以手转辗之。

桌热即易。如是殆遍。至夜痘怒发得生。又尝于肩舆中见一采桑妇。先生命舆人往搂之。妇大怒詈。其夫将扭舆

人殴。先生晓之曰。“汝妇痘已在皮膜间。因气滞闭不能出。吾特激之使怒。今夜可遽发。否则殆矣。”已而果然。又

一人。壮年患痘闭。先生令取鸡屎若干。以醇酒热调如糊。遍涂其身面手足。越宿鸡矢燥裂剥落。而痘已出矣。又

先生之外孙。甫一龄。痘闭不出。母乃抱归求救。先生视之甚逆。沉思良久。裸儿键置空室中。禁女弗启视。迨夜深。

始出之。痘已遍体。粒粒如珠。因空屋多蚊。借其嘬肤以发也。此虽“神而明之”之治。第寻绎其意旨之所在。转

辗于漆桌者。火闭也。激之使怒者。气闭也。涂以鸡矢醴者。寒闭也。借蚊口以嘬之者。血闭也。咸有分别之妙义焉。

录之亦可发人之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