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路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路十九州八】

龍興路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廣州路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龍興路

風俗形勢

富州

士知尚儒民皆務本【明一統志四十九引元富州志】

羅山峙其南贛江環其北【同上】

○吉安路

○瑞州路

○袁州路

○臨江路

○撫州路

○江州路

○南康路

○贛州路

○建昌路

○南安路

○南豐州

○廣州路

風俗形勢

喪葬必盛肴饌以待送客【明一統志七十九】

清遠縣

清遠地無曠原沃壤刀耕火種最為辛勤無長溪洪河肩擔背負最為勞苦【同上】

○韶州路

○惠州路

○南雄路

○潮州路

○德慶路

○肇慶路

○英德路【按元史地理志作英德州為武宗至大元年所降初為路】

○梅州

○南恩州

○封州

○新州

○桂陽州

○連州

○循州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撫司十四軍三管番民總管一】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興國路

漢陽府

歸州

靖州路

潭州路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寶慶路

武岡路

桂陽路

茶陵路

耒陽州

常寧州

靜江路

邕州路

梧州路

潯州路

柳州路

平樂府

鬱林州

容州

象州

賓州

橫州

融州

藤州

賀州

貴州

思明路

太平路

田州路

來安路

鎮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欽州路

廉州路

定遠府

○武昌路

○岳州路

○常德路

風俗形勢

居民務本勤於耕織蓋自崇觀以來製錦\繡為業其色鮮明不在成都錦\官下【明一統志六十四】

荊渚脣齒【同上】

○澧州路

○辰州路

○沅州路

○興國路

○漢陽府

○歸州

○靖州路

○潭州路【按元史地理志作天臨路為天歷二年所改初為潭州路】

風俗形勢

漸被胡文定春秋之學而士習好文向慕譚世勣忠節之風而鄉俗尚義【明一統志六十三】

土風純古有浮丘翁潘逸高蹈之奇蹤故其士往往恬於世利而好修有孔明關羽周瑜魯肅之遺跡故其俗多慷慨尚節而恥為不義學者勤於禮耕者勤於力故雖無甚富亦無甚貧【同上】

民以網罟為業漁利饒衍而無積聚【同上】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寶慶路

○武岡路

○桂陽路

○茶陵路

○耒陽州

○常寧州

○靜江路

○邕州路【按元史地理志作南寧路為泰定元年所改初為邕州路】

風俗形勢

宋狄青平儂賊\後留兵千五百人鎮守皆襄子弟至今邕人皆其種類故語言類襄漢【明一統志八十五】

○梧州路

○潯州路

○柳州路

風俗形勢

西接建武北距慶遠欽象橫貴皆擬其境在越駱為都會【明一統志八十三】

慶遠南丹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

○平樂府

○鬱林州

○容州

○象州

○賓州

○橫州

○融州

○藤州

○賀州

○貴州

○思明路

○太平路

風俗形勢

五寨溪洞頑習與省民異椎髻蠻音衣冠不正飲食亦殊多務山圍以強凌弱雖父子兄弟之間言稍不順亦相仇殺【同上八十五】

○田州路

○來安路

○鎮安路

○雷州路

○化州路

○高州路

○欽州路

○廉州路

風俗形勢

鑿山為城門威服蠻夷【同上八十二】

南寧軍【按元史地理志於此上有乾寧軍民安撫司為天歷二年所置在大德七年以後故刪】

萬安軍

吉陽軍

羅番遏蠻軍安撫司

程番武勝軍安撫司

金石番太平軍安撫司

臥龍番南寧州安撫司

小龍番靜蠻軍安撫司

大龍番應天府安撫司

木瓜犵狫蠻夷軍民長官

韋番蠻夷長官

洪番永盛軍安撫司

方番河中府安撫司

盧番靜海軍安撫司

盧番蠻夷軍民長官

○定遠府

管番民總管

順元等路軍民安撫司

思州軍民安撫司

風俗形勢

漢民尚樸婚娶禮儀服食體製與中州多同【明一統志八十八】

蠻有??羊獷犵狫木猺猫??質數種疾病則信巫屏醫專事祭鬼客至則擊鼓以迎山箐險惡則芟林布種俗謂之刀耕火種【同上】

沿邊溪洞宣慰使司

播州軍民安撫司

新添葛蠻安撫司

◆征東等處行中書省【府二司一勸課使五】

○高麗國

瀋陽等路高麗軍民總管府【按瀋陽路本隸遼陽省而是路之高麗軍民總管府則隸征東省】

征東招討司

各道勸課使

慶尚州道

東界交州道

全羅州道

忠清州道

西海道

耽羅軍民總管府

按元史地理志大德三年立征東行省未幾罷至治元年復立今高麗國王為左丞相又同書高麗傳至元二十年立征東行中書省以高麗國王與阿塔海共事大德三年五月復立征東行省命闊里吉思為行省平章政事五年二月罷行省曾廉元書高麗傳至大元年請罷行省許之綜上所紀是征東行省實始置於至元二十年至大德三年則為復置非始置也且考高麗諸王自置省後例兼行省左丞相大德五年所罷者乃召還闊里吉思等非並罷其行省之名也至大元年所罷者亦同此例考之高麗史可知其然據此則大德七年大一統志成書之日必有征東行省明矣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大元大一統志考證◇

遼陽金毓黻撰

導言

編纂及刊行

名稱及體例

資料

殘本

佚文

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餘論

●一導言

清修一統志而因於明明修一統志而因於元大元大一統志為元代所剏修亦即明一統志所據之藍本也考大一統志凡一千三百卷卷帙至為繁富明一統志僅九十卷不及其十之一清一統志初修為四百二十四卷【併子卷計之則為五百卷】續修本為五百六十卷視明志為繁富矣然仍不及元志之半設使其全帙尚在學者必奉為鴻寶而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不得專美於前明清二代之一統志亦未能獨步於後也惜是書為明代所擯棄全帙已付劫灰今可得考見者僅十數卷之殘本及羣書所引之佚文耳是誠\方輿學所遭之重劫而學人不勝其慨歎者矣今北平圖書館猶存是書殘本百餘葉而大連圖書館及各收藏家亦有藏其零葉者爰以暇日展轉借鈔整比成書得十五卷是為殘本又自羣書摭拾其遺文佚句纂為一編凡得四卷是為輯本今依其成例略舉條目辨正譌誤觕具角?思理並就鉤稽所得撰為考證如左

●二編纂及刊行

元史本紀於修大一統志事凡兩見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二月丙寅以編地里書召曲阜教授陳儼京兆蕭奭?斗蜀人虞應龍唯應龍赴京師

成宗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原作孛蘭肹】岳鉉等進大元大一統志賜賚有差

當至元二十三年倡議修書之時大一統志尚未有定名故僅以地里書稱之

錢大昕氏謂大一統志凡有兩本其說云

考元時大一統志凡有兩本至元二十三年集賢大學士行祕書監事札馬剌丁言方今尺地一民盡入版籍宜為書以明一統世祖嘉納即命札馬剌丁與祕書少監虞應龍等蒐輯為志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五卷名大一統志藏之祕書此初修之本也成宗大德初復因集賢待制趙忭之請作大一統志元史載大德七年三月戊申卜蘭禧岳鉉等進大一統志賜賚有差此再修之本也又按至正六年中書右丞相別兒怯不花等奏大一統志於國用尤切恐久湮失請刻印以永於世許有壬受詔製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當時所刻者乃是至元本非即此本【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錢氏所撰之元史地理志即據此說以兩本著錄一為七百五十五卷成於至元二十八年一為一千卷成於大德七年是也

然吳騫則謂大德七年卜蘭禧岳鉉等奏進之本即為札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嘗有兩本也其說如下

考元祕書監志至元乙酉【二十二年】欲實著作之職乃命大集萬方圖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無外之大詔大臣近侍提其綱聘鴻生碩士立局置屬庀其事凡九年而成書續得雲南遼陽等書又纂修九年而始就今祕府所藏大一統志是也因詳其原委節目為將來成盛事之法又大德七年五月祕書郎呈奉祕府指揮當年三月也可怯薛玉德殿內有時分集賢大學士岳鉉等奏祕書監修撰大一統志元欽奉世祖皇帝聖旨編集始自至元二十三年至今才方成書以是繕寫總計六百冊一千三百卷進呈欽奉御覽過奉旨於祕府如法收藏仍賜賚纂集人等據此志則大一統志以世祖至元二十二年開修首尾共歷一十八年迨成宗大德七年始成而卜蘭禧岳鉉等奏進當即札馬剌丁等奉敕始修之本未嘗有兩本此書體大事繁非十數年纂輯不能成也宮詹又云按至正六年中書右丞相別兒乞不花等奏大一統志于國用尤切恐久湮失乞刻印許有壬奉詔撰序其文略不及大德重修事似當時所刻乃至元本非即此本騫疑所請刻者當即卜蘭禧岳鉉等所進之本按祕書志所載纂修繕寫俸食儲藏無不具悉獨未嘗載及刊刻蓋此書多至一千三百卷卷帙既繁刊板非易直至至正六年始刊行之事未可知祕書志成於至正二年故始終未及刻印事而許序不及大德重修益可證其無兩本矣【元大一統志殘本跋】

按元祕書監志今世尚有傳本【見廣倉學宭叢書】其第四卷全敘纂修大一統志事蓋經始於至元二十二年乙酉六月至三十一年十月書成元貞二年三月得雲南圖志大德二年二月又得甘肅圖志三年七月又得遼陽圖志因而續修至大德七年成書祕書監志紀載綦詳吳氏所論之晰實過於錢氏然謂始修之本未嘗有二其語亦不盡然

祕書監志至元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本監准中書兵部關發到至元大一統志四百五十冊呈解中書省剳付發下右司收管按此即錢氏所謂初修之本也又大德四年四月祕書郎呈至元一統志四百八十三冊計七百八十七卷繳納還庫收交此與至元三十一年進本多三十三冊而其卷數亦較錢氏所稱初修本多三十二卷此當為大德初年增修亦為未成之作又大德七年五月初二日集賢大學士卜蘭禧昭文館大學士祕書監岳鉉等奏修撰大一統志成書總計六百冊一千三百卷進呈奉旨於祕府如法收藏按此即錢氏所謂再修之本也錢氏謂初修之本至元二十八年書成凡七百五十卷雖不知出於何書然錢氏曾有志重修元史所撰元史藝文志序謂向在館閣留心舊典則是說或即出於永樂大典惟謂至元二十八年書成恐為三十一年之誤祕書監志至元三十一年收管之四百五十冊當即七百五十五卷本也錢氏謂再修之本為一千卷者係據焦竑國史經籍志【千頃堂書目亦為一千卷】然實為一千三百卷即祕書監志所紀大德七年進呈之六百冊是也是書前後進呈凡二次一為初修一為再修是則錢氏所考固為有據不得謂之誤矣

抑錢氏謂至正所刻之大一統志乃至元初修本而非大德重修本則語似有誤不可不辨者也考崑山徐氏傳是樓書目元大一統志殘本二十六卷有大小兩種本錢氏謂所見南濠朱氏殘本大字疏行殊可愛吳氏亦謂所見殘本每番二十行行二十字字大悅目今北平所藏刊本大一統志正有大小兩種並大連圖書館及諸家所藏殘葉皆為二十行行二十字本【宋元本行格表亦係著錄此本】此與徐氏所藏無不讐也再考北平圖書館所藏之大字本為卷七百三十及七百三十一所紀為四川行省諸州小字本為卷七百九十七百九十一及七百九十二所紀為江浙行省且考其存卷已超於初次所修七百五十五卷之數則其為一千三百卷本無疑矣而此大小兩殘本卷數亦决無參差是則錢氏所見者容有大小兩本而其同為重修本又不待辨也北平圖書館所藏又有寫本一種每葉二十二行每行二十一字【或為二十二字】此據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本傳鈔為別一種刊本或亦為錢氏所寓目然其存卷之可考者為五百四十四五百四十五五百四十八五百四十九五百五十計凡五卷所紀為陝西行省之鄜葭二州試以元史地理志所載諸省次第校之全書至此尚不及半則亦不能遽斷此為至元初修之本許有壬所製之序余未及見其不及大德重修事文有詳略故耳吳氏謂一千三百卷本直至至正六年始獲刊行則初修之本自無付刊之事至吳氏謂無兩本者謂無初修重修兩種刊本也至同為一千三百卷而有大小兩本則吳氏尚未考見及此【日本青山定雄氏據刊本卷六百三十四第八葉版心之三十作冊與他葉異因謂大一統志實有三種刊本此不足據為定論蓋同一刊本版心作三十或作卅本屬偶然試取同卷第七葉之版心三十不作卅可以證其無定矣】

楊士奇文淵閣書目【撰於正統六年】著錄大元大一統志凡兩種一為一百八十二冊一為六百冊皆不詳其卷數然後者同於大德七年進呈之冊數必為足本而前者則有闕失也葉盛菉竹堂書目【撰於成化年】著錄大一統志亦為一百八十二冊說者謂其鈔自閣目未必實有其書觀其所著錄之經世大典七百八十一冊亦同閣目無怪其然至閻氏潛邱剳記謂大一統志計有九百八十餘本曾見葉文莊家書目蓋為一百八十餘冊之誤書此又不足論矣

●三名稱及體例

當大一統志編纂之始未有定名僅稱曰地里書已見記於元史本紀矣

祕書監志於其命名之意曾敘及之

至元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準湖廣行省咨虞應龍為理會地理將古今書史傳記所載天下地理建置郡縣沿革事蹟源泉山川人物及聖賢賦詠等分類編述自成一書取漢書王吉所云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名其書曰統同志上以發揚聖朝混一海宇之盛其書行見纂修成稿擬就沿途併力鈔寫進呈

細繹此文可知大一統志係就虞應龍所纂統同志稿本改纂而成其後命名大一統志者即取春秋大一統之義焉耳

是書初名至元大一統志祕書監志於至元三十一年八月始見其名蓋是時世祖已崩而成宗即位矣迨大德七年重修成書則祇稱大一統志而去至元二字至於大一統志之上又冠以大元二字似為至正付刊時所加今考宋元書影所載刊本卷七百九十二第一葉題曰大元大一統志可以證明

祕書監志於修志體例敘述頗詳文云

元貞二年十一月初二日著作郎呈黏連到大一統志凡例

一某路

所轄幾州開

本路親管幾縣開

一建置沿革

禹貢州域

天象分野

歷代廢置

周秦漢後漢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宋金大元

一各州縣建置沿革【依上開】

一本路親管坊郭鄉鎮【依上開】

一本路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各縣至上都大都并里至

一名山大川

一土產

一風俗形勝

一古蹟

一寺觀祠廟

一宦蹟

一人物

又云

大德五年八月四至八到坊郭體式

某路某縣州同

里至

某方至上都幾里

某方至大都

某方至本路

某方至本州【並依上開里數如直隸本路者去此一行】

東至某處幾里【至是至各處界】

西至

南至

北至

東到【到是到各處域】

西到

南到

北到

東南到

西南到

東北到

西北到【並依上開里數】

坊郭鄉鎮

領幾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