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席百即錫伯,這個民族居住地約在嫩江下流,即由黑龍江泰來到吉林扶餘一帶。

[原文]「席百北有鹿,大若橐駝,名康大罕。」(卷三第十二頁)

六十四、阿機亦作窩集,窩稽,森林也。

[原文]「大發哈魚……本產阿機各喀喇。」(卷三第十二頁)

六十五、肇州產魚,元史志附于廣寧實誤,不在盛京界內自明。祁班孫字奕喜,明祁忠敏公彪佳子。明亡聚眾謀\抗清,事泄被捕,流寧古塔。著有風俗記及紫芝軒集。後逃歸為僧,稱咒林明大師。見全謝山祁氏墓碣銘。

[原文]「鹽……上京胡里改等路食肇州鹽。原注:乃顏故地曰阿八剌忽者產魚……名其城曰肇州。元史地理志附肇州于廣寧府後,其地應在盛京界內。……祁奕喜《風俗記》出瀋陽者斤八分。……」(卷三第十二、十三頁)

六十六、桃花水今稱草莓,俗呼高麗果,多栽于園圃。

[原文]「桃花水,草本,狀若楊梅而無核,色紅,味甘,質輕脆,過手即敗矣。」(卷三第十三頁)

六十七、吉林永吉縣西亦有樺皮廠,今為吉長鐵路一小站,清代設廠後遂形成村落。

[原文]「樺皮……拉發北數十里特設樺皮廠。」(卷三第十四頁)

六十八、幫識,東北今仍有此語,多寫作把識,意為內行。下作把勢亦同。

[原文]「邊外驛站相去遠近不一……每站設筆帖式一,俗呼幫識。」(卷三第十四頁)

六十九、棉花街在開原縣東北赫爾蘇河流域。今稱蓮花。

[原文]「牛魚,鱘\魚也……塞外凡魚皆肥美,餘去時于棉花街市一鰱魚,重十斤。」(卷三第十六頁)

七十、合重渾謀\克印,大同二年少府監造。定為金未建國時物誤,萬奴所遺。

[原文]「康熙丙寅……掘一銅印……印面篆合重渾謀\克六字……右一行刻大同二年少府監造八字……餘觀斯印則金未建國號,為遼屬國時已有斯爵而後特廣之耳。」(卷三第十六頁)

七十一、遼阿保機陵雖不在此,但清代于中安堡舉行祭儀,故老傳說確有其事。明史地志又將木叶山繫于廣寧中屯衛治錦\州東。皆不可信。

[原文]「北鎮醫巫閭山在遼東廣寧縣,遼太祖陵在廣寧縣中屯衛。有大事遣一官致祭。」(卷四第一頁)

七十二、元夜條全遼備考本多懸燈一條,計六十三字。

[原文]「元夜,好事者輒扮秧歌。」(卷四第二頁)

七十三、此記恐誤。案燒酒即白酒,經蒸餾生產,需有燒鍋設備。黃酒是發酵米酒,才能家自為之。

[原文]「寧古塔燒酒曰湯子酒……燒酒家為之不須沽,惟黃酒多沽飲耳。」(卷四第三頁)

七十四、南關,全遼備考本作南門。

[原文]「設堆子巡夜始于己巳,南關定更鍾始于庚午。」(卷四第四頁)

七十五、坑當是炕字,備考本作炕。

「寧古塔薪不須買……大率二錢一車,冬春間所燒皆濕木,然入坑即爇。」(卷四第四頁)

七十六、賓離去當在上元後。

[原文]「有孔和尚者……餘行時未已也。」(卷四第五頁)

七十七、福兒哈當即虎兒哈。

[原文]「前寧古塔將軍安珠瑚于福兒哈河邊得一殘碑。」(卷四第五頁)

七十八、即奴爾干永寧寺碑、除漢文外,有女真和蒙文。中有都指揮同知為明證。己巳康熙二十八年是此碑著錄最早者。

[原文]「己巳年人傳飛牙喀一碑……」(卷四第五頁)

七十九、必兒漢必拉地名,在寧安縣鏡泊湖石頭甸子西南。

[原文]「寧古塔流人地方官防范向不甚嚴……遂自寧古塔放喀路至必兒漢必拉,無官票者始不得出境矣。」(卷四第六頁)

八十、愛渾將軍原駐寧古塔,康熙二十九年始移駐于愛渾。

[原文]「船廠寧古塔流徙者多愛渾將軍調度……」(卷四第七頁)

八十一、備考本阿機人與上條接連不另起行,而已作不已,尚有一句,計十八字。

[原文]「阿機人相見,無男女,皆相偎抱,或親嘴而已。」(卷四第七頁)

八十二、完顏婁室神道碑前,全遼備考本多金華朱大典孫媳劉振英一條,計五十一字。

[原文]「船廠西二百里薄屯山有金完顏婁室神道碑……」(卷四第七頁)

八十三、戰蒺藜山,下川、成、徽三州。山必在三州東北境。

[原文]「金完顏婁室碑文……戰于蒺藜山,大破之,遂下川、成、徽三州,徙其人民于咸州黃龍之地。」(卷四第九頁)

八十四、阿克束當即阿疏。

[原文]「金完顏婁室碑文……叛人阿克束于是始獲。」(卷四第九頁)

八十五、「柳條三尺認邊門」為柳邊初建不久的寫照。

[原文]「出威遠邊門……蘆管一聲催過客,柳邊三尺認邊門……」(卷五第五頁)

八十六、刷烟,今稱雙陽,河名,有縣。

[原文]「叶赫行……臂鷹走馬刷烟岡,醉酒征歌瓦子堂……」(卷五第六頁)

八十七、烏腊城即吉林城,滿語作吉林烏拉。藍旗堆子是當時該旗辦事機關,在糧米行街東頭,今仍存其名。

[原文]「捉人行……烏腊城頭鼓聲絕,烏腊城下征車發,藍旗堆里曉捉人……」(卷五第七頁)

八十八、此為吉林市龍潭山北密什哈站松花江,為由吉林往寧古塔首站。

[原文]「混同江」(卷五第七頁)

八十九、納木窩稽今稱老爺嶺。

[原文]「納木窩稽」(卷五第七頁)

九十、色齊亦作色出,今稱威虎嶺。

[原文]「色齊窩稽」(卷五第八頁)

九十一、德林石通稱石頭甸子。

[原文]「德林石」(卷五第八頁)

九十二、沙闌通稱沙拉站。

[原文]「沙闌」(卷五第八頁)

九十三、寧古塔為唐黑水府實誤。

[原文]「寧古塔雜詩三……黑水新城近,黃龍舊府逢(注:寧古塔唐時為黑水府)。」(卷五第十頁)

九十四、三韓無據。

[原文]「寧古塔雜詩四……三韓迷姓氏,五國失山河……」(卷五第十一頁)

●《鳳城瑣錄》批注

清·博明希哲撰

李文信遺注

李仲元整理

《遼海叢書》第一集之八冊

一、中江稅即在鴨綠江中威化島中設立的交易市場中的稅收也。

[原文]「雍正五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諭,鳳凰城中江稅著盛京五部堂官于五部司員內揀選奏聞,派出管理,一年更換,欽此。」(第二頁)

二、馬市即中朝國際交易市場。

[原文]「馬市設于中江。」(第二頁)

三、今仍呼湯山城,即明湯站堡也。

[原文]「柵外三十里有故城曰湯山城。」(第四頁)

四、今稱九聯城,或作九連城,即明之鎮江城。

[原文]「靉河西三里山下有廢城九相聯,志稱為鎮江城。」(第五頁)

五、蓋牟、沙卑之說明皆誤。指鳳凰城為安市尤誤。

[原文]「鳳凰山麓有故山城,一周十餘里……相傳為舊鳳凰城,朝鮮人呼之曰安市城。按蓋牟今蓋州,遼州今遼陽,沙卑今海城。……計其地勢無不吻合當日兵機,其為安市無疑。」(第五頁)

六、蟲蟲魚即重唇魚之音訛。

[原文]「土人有呼為蟲蟲魚者、似鯽而狹,唇倍厚,蓋重唇也。」(第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