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遼西州,即唐遼西故郡城,明稱遼西鎮。

[原文]「顯州:遼西州」(卷四第五頁)

四十六、乾州在顯州西南六七里,奉陵縣後改為鍾秀,閭陽非遼縣,指為西南四、五十里,實誤。

[原文]「乾州……奉陵……海北州注:今義縣南四十里,統縣一、原志廣化軍中刺史地在閭山之西南。」(卷四第六頁)

四十七、遼州為遼太祖建,渤海曾攻破其城,殺刺史張秀實而擄其人民,反以為是渤海東平府,遼史不可信據可知。

[原文]「遼州:統州一縣二,原志始平軍下節度,渤海為東平府。……」(卷四第七頁)

四十八、許氏奉使行程錄次第有顛倒,不足據。八面城為韓州非信州,晚期韓州在偏臉城。游牧記不誤。

[原文]「信州……注:蒙古游牧記:科爾沁左翼中旗本契丹地,遼置信州彰聖軍領武昌武定二縣。注云:信州故城在旗東南三百八十里。考宋許亢宗《行程錄》云:自沈州七十里至興州……自同州三十里至信州。……愚按今昌圖府東北之八面城蓋即遼信州故城。」(卷四第八頁)

四十九、平渤海後,二月安邊、鄚頡、南海、定理等府來貢,三月安邊、鄚頡,定理三府叛,安端討平之。五月南海、定理二府復叛,大元帥堯骨討平之。定理本挹婁故地,東極東海,豈能在契丹國遼東腹里的沈州附近。

[原文]「定理府注:今鐵嶺縣南六十里。」(卷四第九頁)

五十、「遼無兩懿州,史志複文致誤。」

[原文]「懿州」(卷四第九頁)

五十一、順化軍城在金州東北石河驛東土城子,遺址猶存。金改順化營,見《鴨江行部志》。

[原文]「順化城注:當在奉天境。」(卷四第九頁)

五十二、寧州與歸州為鄰,在復縣李官公社西陽台村。

[原文]「寧州注:當在奉天境。」(卷四第十頁)

五十三、金神水,遼設于女河川,不在金縣西北,在興城縣北女兒河上,明設邊堡于其遺址上,訛稱為興水縣堡。今稱清水縣。女河川即興城河古名,非錦\縣女兒河川地,其川及小凌河川先後已設有安昌、永和、紅羅山等縣鎮城砦,不僅有神水縣地。

[原文]「錦\州神水注:今錦\縣西北。」(卷五第五頁)

五十四、海陽為遼潤州附郭縣,在州西。

[原文]「瑞州海陽」(卷五第六頁)

五十五、海濱為遼隰州附郭縣,在州東興城縣西,當歸清盛京轄境。

[原文]「海濱非奉天轄境從省。」(卷五第六頁)

五十六、望平升梁魚務置,按梁魚務在廣寧東,是遼東西交通孔道。見金史世宗紀及許亢宗《奉使錄》及金王寂《遼東行部志》。今黑山縣姜家屯公社北土城屯(也稱古城子)有塔址。

[原文]「望平注:今新民廳西北。原注:大定二十九年升梁漁務置。」(卷五第六頁)

五十七、渤海疆域未達遼陽,此沿遼金二史地志之誤。

[原文]「元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遼陽路……原志,唐以前為高句驪及渤海大氏所有。」(卷五第七頁)

五十八、宣城為秀岩城之音訛,秀岩城急讀則成宣城。

[原文]「蓋州……注:又,榮祖傳:布希萬努僭號于開元,命榮祖副薩里台進討之,拔蓋州,宣城等十餘城。按宣城當近蓋州,今無可考證。」(卷五第八頁)

五十九、懿州為遼東行省治所,見于明建文四年朝鮮李薈《混一疆里歷代國都之圖》(藏京都大谷大學)。又,《龍飛御天歌》第三章注:元設遼陽等路,建行中書省于懿州。總統諸路,并統高麗。

[原文]「懿州注:今廣寧縣東北。原志:初為懿州路,至元六年為東京支郡所領豪州及同昌、靈山二縣省入順安縣入本州。注:按仁宗本紀延祐二年十月以遼陽路之懿州隸遼陽行省。而伯勝傳乃云遼陽省治懿州。殊不可解。或者當時行省亦嘗徙治他州歟?」(卷五第八頁)

六十、歸屬博索府之義州是鴨綠江東朝鮮義州。

[原文]「大寧路義州……注:世祖至正十三年以義州隸博索府。」(卷五第九頁)

六十一、著者以開元路為今開原縣境大誤。

[原文]「開元路……注:按本紀世祖中統三年六月,割遼河以東隸開元路。是開元路之為今開原縣亦無可疑者。」(卷五第十頁)

六十二、楊氏不知金元開元為隋唐黑水靺鞨地。斥志為臆造。又不知開元與咸平府明代三萬衛為兩地。更不知黃龍府先後兩地:因之,誤以遼之黃龍府,金之隆州為元之開元路,而以元志不誤為誤,很為可惜。

[原文]「開元路……注:是金之隆州即遼之黃龍府、元之開元路也。……至明之三萬衛僅得元代開原路之南隅。而釋地者猶以今開原為古之黃龍府,毫厘千里,其誤蓋始于此。至本志又謂開元為隋唐之黑水靺鞨、金之會寧府,亦皆臆造之說,未敢據以傳信也。」(卷五第十頁)

六十三、舊遼陽蓋指遼代遼州遼濱縣城。

[原文]定遼中衛注:「今遼陽州治」。……又,「李成梁傳:慶隆六年十月土蠻六百騎營舊遼陽北河。」(卷六第一頁二十四行)

六十四、皮驛堡為虎皮驛堡,此脫虎字。

[原文]「城堡附考注: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云:遼陽下城一、堡二十四、曰:……皮驛堡,……。」(卷六第二頁)

六十五、東寧:朝鮮西京元為東寧府。南京:延吉市東郊山城子。海洋:朝鮮咸鏡北道吉州。

[原文]「東寧衛原志本東寧、南京、海洋、草河、女真五千戶所。」(卷六第三頁)

六十六、東寧路當是大寧路之訛誤。元遼陽行省所轄固有大寧路也。

[原文]「廣寧衛……原注:又東北有順州,西北有成州,元俱屬東寧路。」(卷六第五頁)

六十七、古鐵嶺元代屬地,在今朝鮮江源道元山南安邊之東,北有雙城,今永興,皆元代南界。明初在鐵嶺置衛,朝鮮請移,見明實錄。指為奉集堡蓋因鐵嶺初撤時暫住于奉集廢縣,後終置于銀州舊城致誤。咸州咸平府即開原,不隸鐵嶺衛,為遼海、三萬二衛治所。

[原文]「鐵嶺衛……原注:東南有奉集縣,即古鐵嶺城也,接高驪界。……又有咸平府,元直隸遼東行省,至正二年正月降為縣,洪武初廢。」(卷六第九頁)

六十八、三萬衛初置于元開元西,稱遠三萬衛,後撤置于咸平府即開原城。甫答迷城,《遼東志》外志,海西東水陸城站作伏答迷城站,在上京東北次第三站。

[原文]「三萬衛,洪武初廢,二十年十二月置三萬衛于故城西,兼置兀者野人乞列迷女真軍民府。二十一年府罷,徙衛于開元城……注:本紀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周興等自開元追敵至甫答迷城,不及而還。」(卷六第九、十頁)

六十九、「西有大清河」,誤。

[原文]「(三萬衛)西有大清河。」(卷六第十頁)

七十、金水河即今阿什河,古案出虎水,遠在黑龍江省阿城縣,蓋因明代地志開原控帶外夷山川的文獻記錄而誤。

[原文]「(三萬衛)又,北有金水河,北流入塞外之松花江。」(卷六第十頁)

七十一、北城、牛家庄不知何意。或指遼海衛的初治之城即在今昌圖者,其地或名牛家庄,後徙開原城。後世論史者以為由海城牛庄移于開原,實為誤解。因遼海一地指東西遼河會合之後的一段專名,該衛自不能設于海州衛境內,亦一鐵證。

[原文]「(三萬衛)又,北有北城即牛家庄也。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遼海衛于此。二十六年衛徙。」(卷六第十頁)

七十二、東關指哈達部,北關指葉赫部耳。

[原文]「安樂州。……注:按明時遼之邊塞東扼兩關……兩關者北關東關也……」(卷六第十頁)

●《寧遠州志》批注

清·馮昌奕撰

李文信遺注

李仲元整理

《遼海叢書》第七集之八冊

一、漢應為陽樂縣,非海陽地也。遼隰州海濱,非海陽,海陽為潤州縣,遼史倒顛,金史已改正,沙河站來州里堠碑也有記載。

[原文]沿革「……漢海陽縣地,屬遼西郡……遼隰州平海軍海陽縣地,屬來州」。(卷一第一頁)

二、實為一島,上有兩高山,望如雙島。而桃花島實在城東南海岸,為明時登萊海運\停泊港口,見《全遼志》。

[原文]名勝「海涯雙島覺花桃花二島望之咫尺,而杭無一葦,森若蓬瀛。」(卷一第六頁)

三、達魯花赤為元代官名。

[原文]官師志,「職官,達魯花赤,遼,懷閭公其先世西域阿渾人,為瑞州達魯花赤。」(卷六第一頁)

四、仲文,武州寧遠人,清寧遠州在金為興城縣,屬錦\州,實無寧遠之稱,此誤。

[原文]宦迹,「金,虞仲文,寧遠人。」(卷七第五頁)

五、覺華、桃花實為一島,因島上東西二高山,望之如兩島,故誤為二耳。此誤也。興城故縣也不在島上,按遺址與遺物考之,實即明時海防五之四城子。蓋明時就古興城址又築四城子,故後人不知。

[原文]藝文志,詩「寧遠道上遙望覺華、桃花二島」:雙島澴中出,遙分天一涯。桃花春漲滿,仙邑白云遮(原注:覺華島即古興城縣地)。」……(卷八第八頁)

●《翰苑》批注

唐·張楚金撰

李文信遺注

李仲元整理

《遼海叢書》第八集之一冊

一、彈汗山,遼稱炭山。彈汗,後世多作查干,漢語白意,即白山。

[原文]「慶隆吞雹方循彈嶺之儀,注……遂推以為大人,檀石槐乃立庭于彈汗山……」(第十三頁第十二行)

二、焉骨可能是烏骨之訛,所記山勢和築城之狀與今鳳凰山城相近,里數也近似。兩唐書及通鑒作烏骨為是。三國史記(三七)地理志:鴨綠水北未降十一城,有屋城州,當是屋山城州之簡稱。

[原文]焉骨山在國西北,夷音屋山在平壤西北七百里。」(第二十頁第十六行)

三、銀山在國西北,安市東北百餘里,應是鳳城縣青城子銅礦。該礦在明代仍產銀,在青苔峪城附近。見明宋國忠墓志(《遼陽碑志選一》)。

[原文]「銀山在安市東北百餘里……」(第二十頁第二十四行)

四、安平城在平壤城西北四百五十里。即靉河尖屯古城址,出土有安平樂未央瓦當。

[原文]「二水合流西南至安平城入海,……今按其水闊三百步,在平壤城西北四百五十里也。」(二十一頁第四行)

五、鹿耳當是鹿角之訛。

[原文]「以金銀為鹿耳加之幘上。」(第二十一頁二十五行)

六、新城今撫順高爾山城,非瀋陽,推論皆誤。

[原文]「其記南蘇城云在新城北七十里山上。王寂《遼東行部志》引韓穎《沈州記》以為新城即沈州……」(跋第二頁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