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从西天北行三个余月。至北天国也。名阇兰达罗国。王有三百头象。依山作城而住。从兹已北。渐渐有山。为国狭小兵马不多。常被中天及迦叶弥罗国屡屡所吞。所以依山而住。人风衣着言音。与中天不殊。土地稍冷于中天等也。亦无霜雪。但有风冷。土地所有出象布稻麦驴骡少有。其王有马百匹。首领三五匹。百姓并无。西是平川。东近雪山。国内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又一月程过雪山。东有一小国。名苏跋那具怛罗。属土蕃国所管。衣着与北天相似。言音即别。土地极寒也。又从此阇兰达罗国西行。经一月。至一社吒国。言音稍别。大分相似。衣着人风。土地所出。节气寒暖。与北天相似。亦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王及首领百姓等。大敬信三宝又从此吒国西行一月。至新头故罗国。衣着风俗。节气寒暖。与北天相似。言音稍别。此国极足骆驼。国人取乳酪吃也。王及百姓等。大敬三宝足寺足僧。即造顺正理论。众贤论师。是此国人也。此国大小乘俱行。见今大侵半国损也。即从此国乃至五天。不多饮酒。遍历五天。不见有醉人相打之者。纵有饮者。得色得力而已。不见有歌舞作剧饮宴之者。又从北天国有一寺。名多摩三磨娜。佛在之日。来此说法。广度人天。此寺东涧里。于泉水边有一塔。而佛所剃头及剪爪甲。在此塔中。此见有三百余僧。寺有大辟支佛牙及骨舍利等。更有七八所寺。各五六百人。大好住持。王及百姓等。非常敬信

又山中有一寺。名那揭罗驮娜。有一汉僧。于此寺身亡。彼大德说。从中天来。明闲三藏圣教将欲还乡。忽然违和。便即化矣。于时闻说。莫不伤心。便题四韵。以悲冥路。五言

故里灯无主。他方宝树摧。神灵去何处。玉貌已成灰。忆想哀情切。悲君愿不随。孰知乡国路。空见白云归

又从此北行十五日。入山至迦罗国。此迦弥罗。亦是北天数。此国稍大。王有三百头象。住在山中。道路险恶。不被外国所侵。人民极众。贫多富少。王及首领诸富有者。衣着与中天不殊。自外百姓。悉枝毛毯。覆其形丑。土地出铜铁布毛毯牛羊。有象少马粳米蒲桃之类。土地极寒。不同已前诸国。秋霜冬雪。夏足霜雨。百卉亘青叶雕。冬草悉枯川谷狭小。南北五日程。东西一日行。土地即尽。余并荫山。屋并板木覆上不用草瓦。王及首领百姓等。甚敬三宝。国内有一龙池。彼龙王每日供养不一罗汉僧。虽无人见彼圣僧食。亦过斋已。即见饼饭从水下纷纷乱上。以此得知。迄今供养不绝。王及大首领出外乘象。小官乘马。百姓并皆途步。国内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五天国法。上至国王。至国王王妃王子。下至首领及妻随其力能各自造寺也。还别作。不共修营。彼云。各自功德。何须共造。此既如然。余王子等亦尔

凡造寺供养。即施村庄百姓。供养三宝。无有空造寺不施百姓者。为外国法。王及妃姤。各别村庄百姓。王子首领。各有百姓。布施自由不王也。造寺亦然。须造即造。亦不问王。王亦不敢遮。怕拈罪也。若富有百姓。虽无村庄布施。亦励力造寺。以自经纪。得物供养三宝。为五天不卖人。无有奴婢。要须布施百姓村园也。又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律国。扬同国。娑播慈国。此三国并属吐蕃所管。衣着言音人风并别。着皮裘衫靴裤等也。地狭小。山川极险。亦有寺有僧。敬信三宝。若是已东吐蕃。总无寺舍。不识佛法。当土是胡。所以信也

已东吐蕃国。纯住冰山雪山川谷之间。以毡帐而居。无有城郭屋舍。处所与突厥相似。随逐水草。其王虽在一处。亦无城但依毡帐以为居业。土地出羊马猫牛毯褐之类。衣着毛褐皮裘。女人亦尔。土地极寒。不同余国。家常食糗。少有饼饭。国王百姓等。总不识佛法。无有寺舍。国人悉皆穿地作坑而卧。无有床席。人民极黑。白者全布。言音与诸国不同。多爱吃虱。为着毛褐。甚饶虮虱。捉得便抛口里。终不弃也又迦叶弥罗国西北。隔山七日程。至小律国。此属汉国所管。衣着人风。饮食言音。与大律相似。着衫及靴剪其须发。头上缠叠布一条。女人在发。贫多富少。山川狭小。田种不多。其山憔杌。元无树木及于诸草。其大律。元是小律王所住之处。为吐蕃来逼。走入小律国坐。首领百姓。在彼大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