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段经。凡以六偈来释。初一偈。举微尘喻。作问答意。释前经中疑。第二偈。明微尘无色味形状故不一不异。诸佛亦然烦恼尽故不一不异也。第三偈上二句。明凡夫不解有为法空随名取着也。下二句。琐入第四偈。有一偈半。通明诸佛菩萨不但得无我无法解故名为得道也。第五偈上二句。出二种菩萨能解之智。下半偈。明供养化佛与真佛无异。第六偈。明应佛所说法是其正说也。初偈云世界作微尘等一偈。释经中善男子善女人以下乃至阿僧祇世界。若依世辨论中。名此微尘为世界。非谓三千等世界也。此明破有色味微尘为无色味微尘。此微尘无色香味触。亦无方所。故名微尘。此愈示彼义者。明借此微尘喻。

释上疑问于是法界处不一亦不异义。故云示彼义也。微尘碎为末者。重举上喻碎于微尘为无色味尘。喻诸佛如来成道之时永无二障。故下句言示现烦恼尽也。此明何义者。问此一偈引喻之意。为明何义也。偈言于是法界处非一亦非异者。论主引前偈论。略答微尘喻所况事也。彼诸佛如来。于真如法界中等。还解所引偈。明诸佛虽多。于真如法界中。非一处住。亦非异处住也。为示此义故。

说世界碎微尘喻者。释诸佛不一处不异处住竟。提喻来治也。此喻示何义者。问此微尘喻。况诸佛于真如法界中非一处住异处住者。未知此喻有何相似。得以此喻示况也。即以下半偈。答言微尘碎为末示现烦恼尽故。明若不碎世界。则有彼此之殊。既碎为微尘。使无此彼之。喻诸佛如来断二障尽时。于真如法界中。无彼此障碍。一处异处。有如此相似。故以况之也。此喻非聚集微尘众者。将作偈释经故。先举经中所明。喻意言微尘众者。非实有微尘聚集名为众也。示现非一喻者。为示现诸佛甚多。假设以无色味尘。

为微尘众也。第二偈。释经中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是故佛说一合相一段经也。非聚集者。上经言。微尘众甚多。似如实有微尘。此明以无色味尘为尘。非是实有微尘聚集而言微尘众多。故言非聚集也故集者。疑云。若无实微尘聚集。何故言微尘众多。故答道言聚集者。依世谛名字假设。无集中说集。非谓实有微尘众聚集而言多故云故集也。非唯是一喻者。若实无微尘聚集。何故假设言甚多也。明以微尘微既多。况十方诸佛亦是甚多。不可说一故也。微尘既是无体。不可说言定有微尘聚集。以喻如来断烦恼尽体无障碍。不可说言一处集。故云非唯是一喻也。聚集处非彼者。明微尘虽多以体空故。聚集处无实尘可得。一处无故。亦不从异处而来。以异处无实微尘可得故。云聚集处非彼也。非是差别喻者。

明如微尘无碍一处聚集相不可得故。异处差别来相亦不可得。况诸佛亦然。清净法身体既无碍。非一处住故。亦非条然异处差别。如东方阿閦等。亦不可得。故云非是差别喻也。此义云何。如微尘至无聚集物故。释上半偈也。亦非异处差别至以差别不住故。释下半偈也。如是诸佛如来至亦非异处住。上解偈中喻意。此义释合喻之意也。如是三千世界合相喻非聚集故者。前释微尘不一异义。今此辨世界粗物中不一异义亦然。故云如是乃至非聚集也。此以何义者。问上三千世界合相喻复言非聚集故。此以何义故如是说也

如经以下。举如来成说为答也。若实有一物聚集。如来则不说一物聚集者。上已解微尘世界二喻。并合喻竟。此文何故复来者。上虽明微尘世界虚妄不实非一处聚集非异处差别以况诸佛。而未解微尘世界所以是空。今正释二法空义。明若实有一微尘物不空而聚集者。如来则不假说无尘为尘为聚集众也。若实有一世界等者。此解世界空如微尘无异也。如经以下。举经来结也。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者。此文前偈中无。何故别提来者。明凡夫妄聚前境。于虚事生贪。以不实为实。成上微尘二法体空故。引此释也。如经以下通举前经结也。第三偈。但随于音声。上二句。释经中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明凡夫之人既无如实之解。

但有虚妄分别。随声取著闻说色是可见可触。便谓为实义亦如是可见可触。故云但随于音声也。凡夫取颠倒者。闻说色等可见可触。凡夫便谓色等实有可见可触。取不实为实。故云凡夫取颠倒也。非无二得道。此下半偈。通第四偈上三句。共释经中何以故若人如是言至是名我见等也。非无二得道者。明诸佛如来非是但得无我无法二空之解名为得道也。明二乘虽得此三空之解。犹为习惑覆心无明障解故不名得道。应问若存此二空。不名得道者。见何等法。以何等行。能得道也。

故第四句云。远离于我法。明要见真如平等究竟深重。解我之以法本来空寂。离于无我无法二空虚妄分别见时。乃名得道也。应言远离无我无法见。以偈侠故。但言离我法也。明若谓有我法可空。复自言我能得此二空之解。有此着空之心者。则障于真如菩提。不名得道。明菩萨大士。解生阴法体从本以来性相空寂。非假观无方。既无我法可空。亦无二空之见可存。名得道也。此第三偈下长行论中。唯释下半。不释上半。所以然者。上长行论中。已释其义故此中不解也。如经何以故等。举下半偈所释经来。结偈中解意也。此复何义者。将欲释偈。问此所引经中。明于何义。乃以斯下半偈释也。即以偈答。非无二得道远离于我法故也。此义云何者。此偈释经之义云何。下释可知也。此复何义者。

此无我无法二种见。上虽云离二见而得菩提然问此二见。应是正解。复以何义。远离此见。故以第四偈答也。第四偈。释成前半偈。上虽云非无二得道远离于我法。而未释所以。其义犹隐故。更作此偈。上三句释也。见我即不见者。明见有我而可空。道言我见无我者。此非正见究竟深解。故云见我即不见也。亦应言见法即不见。宜以偈侠故。单言见我。不云见法也。何故见我。名为不见者。

故第二句云无实。若无实者。何故见有。明以虚妄见故。言无实虚妄见也。此上二句。释前偈非无二得道也。此是微细障者。明著有之心名为尘惑。存无之心名之为细。此存我法二空之见。无明之惑体。非四住粗或以碍于真如胜解故。云微细障也。见真如远离者。此一句。释经中菩萨发三菩提心。明此细惑要证初地解时。现见真如究竟深理。遣此虚妄分别。尔时乃尽故。言见真如远离也。此二句释远离于我法也。是故见即不见至见法亦是不见。此释上半偈也。是故见即不见。释初句也。无其实义以虚妄分别。释第二句也。以是无我者。结句也。是故如来说彼我见即是不见者。引佛成言为证也。以其无实至我见不见故。论主解如来证也。见法者亦是不见者。偈中无文故。别提类释也。

如经菩萨发三菩提心以下。此为经前偈第四句明菩萨得真如解。不存无我无法。以之为正见故。复为形前存无我无法为不正见。故引来也。此复何义者。此何故引菩萨见法相经。形前二见名为不见也。即答以见法相即不见相。明以存得无法相见者即是不见法相也。如彼我见即非见者存无我见为正见者。亦非见也。何故此二见说名不见者。将欲释下半偈故。作问生起。问此无我无法二见。应是正解。何故说为不见也。即以下半偈答。此是微细障。见真如远离也。此复云何者。

问此偈中。以此二见为微细障。云见真如远离。此复云何也。即释彼见我见法。此是细障者。结二见为障名。以不见彼二故者。释作障义也。是以见法以为得远离者。此二见。于声闻无妨。于菩萨为患。故见真如远离也。又如是知等。上已引结前偈。何故此中复牒来也。前偈中。但释得此知见信者皆离无我无法细障。犹未解知见信义。今将作偈释故。更举来耳。第五偈二智及三昧如是得远离者。此上二句。释经中菩萨发阿耨三菩提心应如是知见信等也。所以明此者。上云存二空之人有细障在心。故不名得是。明见真如者皆远离细障。名为得道。未知何等人。能见真如。远离细障。今辨出二种菩萨具足功德智慧。见真如深理。能离细障所明也。二智者。地前世智。地上第一义智。此是二智。世智者。释经中如是知也。第一义智。释经中如是见也。及三昧者。离垢等无量三昧。释经中如是信也。故云二智及三昧也。如是得远离者。明具智慧三昧二种功德之人。得理究竟。能离细障也。化身示现福者。前经中。有人生疑。化佛既不修行断惑。不证菩提。亦不说法。有生灭去来。非是实佛。供养之者。为有福德。为无福德也。

若得福德。与供养真佛。为有差降。为无差降。恶心毁害其罪云何。故答化身示现福。非无无尽福。明化佛虽不修行证果。然由真身为本。而众生有感。圣则赴感垂应。以此应佛从真处来。与彼二佛。有其一义。复不言我是化佛。故供养化佛所得功德。与真佛不异。示现有福。非无无尽之福。有无量无边功德故。经引七宝施福虽多而不如供养化佛。亦不及受化佛所说经教得福多也。然经中。但辨受持化佛所说经尚胜七宝布施之福。明知供养化佛。亦胜七宝施福也。此二句。释经中若有发菩提心者至无量阿僧祇也。此义云何示现世智至远离彼障。释偈上二句也

是故重说胜福譬喻者。释下半偈。是故者。是上有人疑供养应佛及受持应佛所说。为有福德。为无福德。故我引胜福德譬喻。释彼疑也。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为说等何故如是说者。将欲设偈释此经文故。提来为问。问此经。

为若人演说。应名为说。何故乃云不名为说。故云何故如是说。第六说诸佛说法时一偈。释经中云何为人演说而不名说等经文也。经中疑云。以化佛不实故。所说经教。亦应是不正说。以有此疑故。偈释云。诸佛说法时不言是化佛也。说法时者。众生有感。无有八难。受道时也。明应佛赴众生感。说法之时。虽化身不实。而所说言教。是其正说。所以尔者。下句云。不言是化身。明化身佛为众生说法时。不道我是化佛。若言我是化佛。可化众生不生敬心。既不敬信。则虽化无益。故不云我是化佛。以不言是化佛故。所说经教。众生信受。有多利益。即是正说。故下半偈云。以不如是说是故彼说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