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Seth 塞特



第十二章
阴谋浅显(2)

如果有一天,人类创造出了与其水平同一线的人工智能,那么极有可能,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会触发一场智能爆炸。
当这场科技爆炸发生后,会出现的结果只有三种。
如果这场爆炸是由人类自己可控制的,那我们可能会在未来控制整个时代;
如果人类没有掌控这场爆炸,那么,我们所创造出的人工智能将会以最快的速度统治这个时代;
是最折中的可能性预兆,同时也是可能性最小的发生情况,即,人类和智能共同掌控星际时代。
不过上述的三种情况中,第三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在快速爆炸的智能时代中,可能会导致单极化的超级力量出现,一个延续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慢速智能爆炸才会产生多极化的力量,有许多相当独立的实体在其中维持力量的平衡。
——《重创星纪元.最高研究院项目主导.林海》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概念既简单又深奥,那就是‘熵’。”
“简单来说,‘熵’可以被视为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量度。”
“当我们说一个系统的‘熵’增加时,意味着这个系统变得更加不确定,更加混乱。”
“而在宇宙的尺度上,‘熵’的概念更是关乎宇宙的终极命运和能量流向。”
但凌澜等人依旧听得云里雾里,毕竟他们还只是算得上初入茅庐。
司命见状,手指随意在桌面上点了几下,瞬间,他的面前便交错着出现了一个茶杯。
“‘熵’,你们可以直接将它视作一个量度,而‘熵增’,则是它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
“就比如,一杯热茶逐渐冷却到室温,或者是一堆纸片被风吹散等等,这些都是‘熵’在增加,系统变得更加混乱。”
“而‘熵增’,就与宇宙能量的转化息息相关了。”
洛城等人闻言,似乎能隐约感受到这个陌生而深邃的概念背后所隐藏的巨大潜力,却又一时难以捉摸其全貌。
“由于能量总是从高能态向低能态流动,这个过程 使得能量分布更加均匀,故而,系统的‘熵’随之增加。”
“以恒星为例,当恒星在核聚变中释放能量时,它将能量从核的中心传到恒星的外围,使得整个恒星的能量分布趋于均匀,其‘熵’值增加。”
“那么这时候,又有问题来了。”
司命抬眸,目光犀利。
“‘熵增’意味着什么?”
“在宏观尺度上,宇宙的‘熵增’将导致宇宙的温度逐渐降低,能量分布趋于均匀,最终,当宇宙的能量分布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后,宇宙的‘熵’就到达了最大值。”
“整个宇宙将会进入到‘热死亡’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所有的能量转化都已经停止,宇宙不再有任何形式的变化,成为一个静止,均匀的巨大空间。”
“也就是说,达到一个我们长久以来渴望的目标——”
“永恒。”
————
遥远的联邦主城——
高耸的尖塔,犹如一颗镶嵌在浩瀚星海中的璀璨明珠,静静地悬浮在宇宙的深渊之中。
主城四周,环绕着数不尽的卫星城与空间站。
它的核心区域,隐藏于一片由高科技材料构建而成的隐形屏障之后。
这里,便是联邦首领的居所——底比斯。
而居所的形状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宫殿。
它更像是一座悬浮于空中的新星科技。
以星辰为顶,以银河为墙,每一处都散发着冷冽神秘的光辉。
而进入殿里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由透明水晶铺就的长廊。
长廊两侧,是缓缓流动的星河投影。
在其尽头,有一扇巨大的门户缓缓开启。
顺着光亮看去,门后,是一间私人书房,也是整个主城最为机密之地。
书房内,光线柔和而温暖,与外界的冷冽形成鲜明对比。
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和光脑芯片。
而在书房中央,一张由未知金属打造的书桌静静地伫立,桌上散落着几份密函和一份尚未完成的星际地图。
此时,一个侧身而坐的高大身影,被柔和的灯光拉长,显得格外寂寥。
简洁的黑色长袍,上面绣着复杂而神秘的图案。
长袍随风轻轻摇曳,仿佛在与宇宙的节奏共鸣。
依稀看得出是俊美的面容隐藏在阴影之中,只能隐约看到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在黑暗中透出点点明目的星光。
他的眼睛应是静静地斜睨凝视着桌上的星际地图,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书房内,静得连轻微的呼吸声都可以听到。
“动作倒是够快。”
男人低声自语,声音中既有期待,也有疑虑。
在这个充满未知与变数的宇宙时代,任何一步棋都可能决定整个文明的兴衰存亡。
而他,便是执棋者之一。
所以他必须做到,落子无悔。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声响起,随即便轻轻被推开,一名身着银色战甲的侍卫悄然出现。
“首领,有客来访。”
男人薄唇轻启,但依旧没有回头。
“何人?”
侍卫停顿了下,头不觉间垂得更低了。
“帝国中人。”
嗒。
手指原本敲打着桌面的动作停下,男人终于转过头,在光影之下,依稀能够看到他侧半脸的轮廓。
“我的行程上似乎并没有说今日会有外交活动。”
“帝国,怎么又会来人?”
侍卫的头低得几乎都快埋地上了。
“那个,来的那个人,是这样说的。”
“他说,他会向您提供一项有利情报。”
听此,男人嘴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
“无用之功。”
但虽是这样说,男人还是缓缓站起身。
接近一米九五的身高给人的视觉冲击感更加强烈。
“走,去看看。”
“看看他,到底能提供什么有利情报。”
————
此时的实验室内——
“所以大师兄,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掌握熵增的某种规律,就能利用它来影响宇宙能量的流动,甚至将其引导至K-523项目?”
司命点头,又摇头。
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直视着宇宙的本质。
“熵增,是宇宙万物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宇宙走向热寂的终极宿命。”
“在这不可逆的过程中,或许隐藏着某种微妙的平衡与转化机制,也可以尝试去触碰和利用它,但不是现在。”
说到这儿,司命神色染上一层无奈。
“人类的思维终究还是在被局限,能力也还是过于弱小,所以想要去掌控宇宙的终极,未免有些痴人说梦。”
“所以说......”乾钰眉头紧锁,“我们最终可以尝试的便是最初的那个想法,暗能量和暗物质。”
兜兜转转,终究还是又回到了那个话题上
如何实现能量的稳定转化和输入?
毕竟暗能量的性质至今仍是一个谜,连如何直接观测和测量它都做不到。
司命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挑战的自信,也有对未知的无畏。
“既然传统方法难以突破,那我们就需要跳出常规,寻找新的视角和工具。”
说着,他轻轻一点,全息投影上顿时浮现出一张错综复杂的能量网络图,图中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代表着宇宙中各种形式的能量。
“这张图是博士之前总结下来的。”
“由此可以看到,这张图虽然只是模拟,但它揭示了宇宙能量场的一个基本事实:能量是守恒的,但形态却千变万化。”
“暗能量,作为宇宙中最庞大的能量储备,它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未知的转化通道。”
“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通道,或者创造出一个新的通道,将暗能量的部分能量稳定地转化为我们可以利用的形式,那么K-523项目所需的永恒光能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司命的这番话顿时让众人醍醐灌顶。
这已经跳出了他们的常规科研范畴,打开了全新的技术领域。
“除了深入地研究暗能量的本质和性质外,其次,也需要探索熵增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微观机制。”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需要构建一个能够稳定接收并转化暗能量的系统,这个系统必须足够强大,以承受暗能量那难以想象的能量密度和不稳定性。”
一时间,实验室鸦雀无声。
“这听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几秒后,苏诺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
但司命只是站起身,往门外走去。
“该说的我都说了,博士要求我交待给你们的我也给了,接下来......”
“就看你们自己了。”
说罢,整个人便消失在门外,没了踪影。
独留下吸收了一大堆知识还没怎么消化的众人,坐在原地,面面相觑。
“所以大师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啊啊啊啊......”
苏诺一下子扑到桌子上趴下,小脸紧贴桌面,含糊不清地说道:“什么‘熵’,什么‘熵增’,什么什么转化,听得我头都大了。”
聂四夕也晃着折扇,靠在椅子上,附和道:“对啊对啊,一堆东西,结果说了和没说差不多。”
“还是没给出点实用的建议。”
听着他们有一句,没一句的吐槽,洛城很不客气地打断:“听不懂,那只有一个原因。”
“就是你们太蠢了。”
缓顿几秒,鸡飞狗跳。
“老洛你这家伙,嘴巴一天不毒你会死啊!”
“洛学长你太过分了!”
......
真是,缓和气氛的好用三人组。
凌澜一边笑着,一边上前拉架。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想法顿时浮现于心。
对了!
“我想到了!”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量子纠缠理论与暗物质通道相结合,利用纠缠态的粒子对作为传输媒介。”
“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接受转化系统。”
“这样一来的话,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可行性都比较大。”
说罢,他期待地看向众人。
“你们觉得呢?”
短暂沉默后,由洛城带头。
“什么什么觉得?”
洛琳无语翻了个白眼。
“既然有苗头了,还不开动?”
苏诺和聂四夕两个脑袋凑一起,情绪可以看出超激动。
“好耶!”
“开动!”
谢木和乾钰则是无奈扶着额头。
真是,难以捉摸的情绪波动。
然而,就在他们满怀期待地投入到永恒光能的研究中时,一场由暗处涌动的阴谋却悄然逼近。
在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科技竞赛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可能成为他人棋盘上的棋子,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却隐藏在最深的阴影之中,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
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