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章第十九

專於內者忘於外,專於外者忘於內。非道也哉!何以一性圓明,本非內外,其存體也無形,其應用也無跡。是故君子之道,轉丸而已矣。

不足章第二十

善者不足,不善者亦不足。善者不足,惟以學不足。不善者不足,惟以貪不足。思學不足,必至於明。思貪不足,必至於昧。明則可以入聖,昧則終於為愚。明與昧幾於毫髮,可不慎歟!

絕學章第二十一

學眾人之學,擇善者以學之。窮萬物之理,不明者以明之。絕衆\學則無憂,窮眾理則有本。無憂可以盡天下之性,有本可以達天下之道。性與天道,合乎自然。

中庸章第二十二

行中庸之道者,惟聖人能之,賢人猶不可及也。況愚人乎?何以聖人圓之,賢人方之。圓之者則轉而不執,方之者則執而不轉。是以聖人云:賢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威儀章第二十三

聖人之心,深不可測,大而化之,無極可極。凛然其容,赫昭乎其文。德運\三五,以虛其中,正四時為天下則。為天下則,萬物乃格。

運\化章第二十四

道大沖漠,運\乎橐籥。道之為物,溟溟焉,涬涬焉。視之不見其邊,鑽之不見其穿,大則包地包天,小則無物不然。吾亦即非有,我無名之先。

通玄章第二十五

舌之能語,孰為言之主。手之能拳,孰為握之先。達斯理者,可以通玄。

道要章第二十六

道之要,隱乎竅。精全則生氣,氣全則生神,神全則通妙。此三者不可一失,失之一則二者亦失,何道之有。

得失章第二十七

勿謂一得而喜,勿謂一失而悲。得而不知止,所得必失之矣。失而知所守,所失必得之矣。是以得者失之,失者得之。明得失之要者,惟達道者可知。

寧心章第二十八

草木之生也,因地以立根本。人物之生也,因心以立性命。地肥則枝葉茂榮,心虛則道德浹洽。奈何民不知本,以心盜之於物,反被物盜之於心;以情役之於形,反被形盜之於情。是以彼失我得,我失彼得。故有道者不取。

忘機章第二十九

人之忘機,烏之不疑。人機一動,烏之遠飛。夫何故?形可欺而神不可欺。我神微動,彼神即知。此天理昭然而不可掩者。是以聖人與萬物同塵,常忘機於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