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零、河東七堡:彭家灣、李屯堡、散羊峪、一堵牆、孤山堡、險山堡、江沿台堡。嘉靖丙午(二十五年公元一五四六年)事。

按:事載《增建河東七堡記》,敘述增建七堡緣由和山川形勢,文繁不錄。(卷五第二十二頁)—仲元

一一一、由廣寧至開原建立邊牆城堡,改造畢恭凹字邊牆,實為開拓土地,加強邊防的最正確建議,惜當時朝中柄政者無此卓識,致被擱阻。所謂顯州廢城遼之中京者,當是誤指遼州故址。

按:事載《奏復遼東邊事疏》(卷五第三十二頁)敘開復舊邊,建邊台墩空之議甚詳,文繁不錄。—仲元

一一二、實即弘治時李善的建議也。正德間始立邊牆,棄遼河套與達虜。盤山、高平、沙嶺自古缺水。

[原文]《使朝鮮回奏》(卷五第三十六頁,計奏邊事五項,文繁不錄—仲元)

一一三、可惜當朝文恬武嬉,貪黷成風,豈有興舉改途之望?

[原文]《嚴邊防以予消虜患疏》「如該鎮之議,修邊牆,行令就彼招兵,多造火器為得策也。」(卷五第三十九頁)

一一四、十岔口踰山而入則犯新安、鳳城西南等堡,險山其要;短錯江沿流而入則犯九連城,江沿台東南等堡,康家哨其要。有險山而湯站為腹里。險山堡三十里外有一地方名大佃子。大佃子系十岔口以里之二關,險山以東之外蔽。

[原文]《補議經略東方未盡事宜以安邊境疏》(卷五第四十九頁)(文繁不錄—仲元)

一一五、開原為開元,非後日的開原城,乃七姓野人住地之開元。

[原文]《平夷賦》「建州一衛女直,東方之黠虜也……永樂間開原降虜楊木達戶者悖逆,率數百騎往投之。」(卷六第二十四頁)

一一六、喜昌口當即什岔口,古城指建州衛所居,有時稱虎城,即虎蘭哈達城。

[原文]《平夷賦》「成化丁亥秋九月二十有四日,兵分五路深入虜地。左掖左哨出渾河、柴河、越石門、土木河至分水嶺。右掖右哨由鴉鶻關、喜昌口過鳳凰城、黑松林、摩天嶺至潑豬江。中軍自撫順經薄刀山、粘魚嶺過嶺,渡蘇子河至古城。」(卷六第二十四頁第十一行)

一一七、三江越虎城不知何指,亦不知何出,或指鳳凰山城?九連城?

[原文]《平夷賦》「建州之地東南接鴨綠江朝鮮國。正南則三江越虎城。正東則毛憐衛七姓野人、黑龍江奴兒干諸夷……」(卷六第二十四頁第十七行)

一一八、唐宗勒馬于鳳凰山無史實根據。

[原文]《平夷賦》「唐之太宗乃奮東征之舉,僅勒馬于鳳凰之山。」(卷六第二十四頁二十四行)

一一九、舊開原不知何指,但非指金元之開元可知,因方位道里皆不同也。

[原文]「兀良哈:福餘、泰寧二衛韃靼在開原迤西古城堡境外住牧、舊開原一帶地方到古城八、九十里,至開原一百十餘里。」(卷六第三十二頁十一行)

一二零、野若河,或是野苦之訛,即清人所稱愛滹江。

[原文]「生女真:長白山在故會寧府南六十里……其嶺有潭周八十里,南流為鴨綠江,北流為混同江,東流為野若河。」(卷六第三十五頁二十行)

一二一、《遼東志》《實錄》馬作麻。

[原文]「外夷衛所:亦馬河衛。」(卷六第三十六頁)

一二二、《遼東志》蘭作闌。

[原文]「外夷衛所:忽蘭山衛。」(卷六第三十六頁)

一二三《遼東志》阿吉河衛下有密剌禿山衛。

[原文]「外夷衛所:阿吉河衛。」(卷六第三十七頁)

一二四、《遼東志》諸作渚。

[原文]「外衛衛所:諸冬河衛。」(卷六第三十八頁)

一二五、《遼東志》蒲作滿。

[原文]「外夷衛所:蒲徑衛。」(卷六第三十八頁)

一二六、《遼東志》蓋作益。

[原文]「外夷衛所:蓋實左衛。」(卷六第三十八頁)

一二七、《遼東志》丹作舟。

[原文]「外夷衛所:塔山丹衛。」(卷六第三十八頁)

一二八、《遼東志》遠作速。

[原文]「外夷衛所:也遠倫衛。」(卷六第三十八頁)

一二九、《遼東志》出萬山衛下有兀失衛。

[原文]「外夷衛所:出萬山衛。」(卷六第三十九頁)

一三零、《遼東志》作真河、鎖郎哈二千戶所。

[原文]「外夷衛所:真河鎮郎哈千戶所。」(卷六第三十九頁)

一三一、《遼東志》河作山。

[原文]「外夷衛所:哈魯門河千戶所。」(卷六第三十九頁)

一三二、《遼東志》河作阿。

[原文]「外夷衛所:河魯木千戶所。」(卷六第三十九頁)

一三三、洪州,當是橫州之音訛,橫州為遼頭下州,州有橫山因以得名,在遼州西北九十里,今彰武東北土城子。

[原文]「開原西陸路:慶雲站熊山站洪州站懿州站」(卷六第四十頁)

一三四、會寧府為朝鮮咸鏡北道之會寧,非金上京會寧府即今阿城縣白城地。

[原文]「史考:(至正)十九年賊\將關先生、破頭潘、董太歲、沙劉兒引兵自開平會寧陷大寧、懿州路,并海蓋復金四州及遼陽路,所過殺掠逃竄殆盡。二十年陷上京會寧府。」(卷六第四十一頁)

一三五、威寧營方位,《遼東志·總圖》在奉集堡西,大誤。信按:威寧營屬本溪,奉集堡屬瀋陽市郊區。此為是。

[原文]「圖考志:全遼總圖:威寧營堡:原寧營誤靈宮,據《遼東志》及本志開原鐵場注改,其方位與《遼東志·總圖》所列互易,未知孰是,各仍其舊。」(全遼志校勘記第一頁)

一三六、本志海州境脫麻崖墩。

[原文]「麻岸墩:《遼東志》岸作崖。」(全遼志校勘記第五頁)

●《塔子溝紀略》批注

清·哈達清格撰

李文信遺注

李仲元整理

《遼海叢書》第三集之五、六冊

一、以塔子溝為秦長城之外,清格亦疏于史學者。

[原文]「……古稱漠北,向在禹貢九州之外、三代以上固難深悉,秦築長城,此為邊外無疑。」(塔子溝紀略序第一頁)

二、東塔似仍未倒。

[原文]「三座塔部員署:駐札土默特辦事部員向來未有衙署,自乾隆十三年七旗王子始捐貲建署……遂改建于城東塔之左。」(卷一建置第三頁)

三、凌源南至刀兒百三十里。

[原文]「西南至刀兒四十里。」(卷二疆域第三頁)

四、此《蒙古游牧記》所載,非古時白鹿山。

[原文]「布古圖山在塔子溝境內喀喇沁左翼東三十里,漢名白鹿山。」(卷四諸山第一頁)

五、塔子溝敖漢旗東南九十五里,方位里程均與古白鹿山不合。

[原文]「(敖漢)布古圖山東南九十五里、漢名白鹿山。」(卷四諸山第六頁)

六、森吉圖河今作滲津河或滲金河,古作石城川。

[原文]「有考河道:森吉圖河,由塔子溝西南一百二十里窟窿山下發源,由山嘴子至平房兒經流,會入大凌河。」(卷五河道第一頁)

七、即凌源南河,漢語名應為塔子河,古名榆河,遼榆州在塔子附近。

[原文]「蘇巴爾喀河,由塔子溝正西三十里發源,經五官營子會入大凌河。」(卷五河道第一頁)

八、凌源東河。

[原文]「呵喇善河,由塔子溝西北四十里熱水湯發源,流至東南接各郎營子,歸大凌河,距塔子溝八十里。」(卷五河道第一頁)

九、今建昌河經牤牛營子、喀喇沁貝子府、三台營子為大凌河南源。自水泉子發源,過塔子溝南,東流至大城子入大凌河者為凌源南河,古稱榆河,為大凌河北源。

[原文]「大凌河,發源于塔子溝正南土心塔二百二十里……至九關台門入義州界。其界距塔子溝四百四十里。」(卷五河道第一頁)

十、古塔一座已倒壞,系遼建。有重修金山神廟碑,俗稱此地為金嶺寺。

[原文]「哈拉桃花圖:三座塔東北距城四十里平陽之中有山壁立……其山頂平坦處東西南北各長十丈,中有古塔一座……塔旁有斷碑兩截,字多模糊,尚存有重修金山神廟數字。」(卷六古迹第二頁)

十一、遼第二建州址。

[原文]「黃河灘黑城子:庄頭營子東去五里至黃河灘,西距塔子溝二百里,東距三座塔一百里,有古城基址,東西長二百七十丈,南北長三百六十丈,方圓七里有餘。」(卷六古迹第三頁)

十二、《大元一統志》(熱河志九十八、蒙古游牧記二引)秦王石魚云:秦王石魚在和眾縣北三里七寶山中,其石皆有魚形。則塔子溝古城址當是遼榆州和眾縣址。

[原文]「魚兒石:塔子溝西北二十五里有村名西北地,四面皆山,村北五里山之麓,掘地尺餘可得魚兒石……」(卷六古迹第三頁)

十三、六州河橋碑記,計其方位里至,似與綏中的六州河(亦名六股河)相關。

[原文]「毛頭大壩:塔子溝南去一百六十里至毛頭大壩,有古碑一塊,其小字皆模糊,尚存為報皇恩盤嶺義院六州河橋道邑特建碑記十八大字,其年月則無可考。」(卷六古迹第五頁)

十四、可能是利州址,天成觀前古碑有利州長壽山云云,至元二十四年建,則城址為元利州無疑,見前大城子條。

[原文]「小城子:塔子溝東北六十五里為小城子,因東去五里有大城子之名,故名……西南去四里有長壽山……」(卷六古迹第六頁)

十五、白川州。有人因幢有川州刺史字樣,遂定土城為川州,恐不確。據《武經總要北番地理》川州應在此,或系早期州址,後遷宜民。

[原文]「四家板上城基:三座塔東北六十七里有四家板上……營子西面有城基一處……城內有石幢兩截,字迹不全,一載……川州剌史字樣……而城名迄無可考。」(卷八廢城第一頁)

十六、遼榆州之和眾縣,由城南榆河得名。

[原文]「二十里鋪土城:塔子溝西北二十里有土城舊址……城垣坍塌不整東西尚有城門遺迹……」(卷八廢城第二頁)

十七、山坡有古塔一座,西有城基一處。當是武安州遺址。

[原文]「塔子城基:塔子溝東北三百八十里至塔上……山坡有古塔一座……西有城基一處,四面各長一百九十丈,并無人烟。」(卷八廢城第二頁)

十八、龍山縣今建昌縣黑城子址是。

[原文]「林泉禪寺碑記:有千戶王公敦請禪師于龍山郭家寨創建小蘭若名曰興聖禪林……」(卷十一藝文第十三頁)

十九、利州榆河,即今凌源二十里鋪河,遼榆州位于河北,漢字縣亦在此流域。

[原文]「利州長壽山玉京觀地產傳後弭訟碑……跋利州之西,凭榆河之渡。」(卷十一藝文第十七頁)

二十、文內稱「白川嶽祠奠于坤隅」,則題利州似誤。可參看卷八廢城黑城子條。

[原文]「利州重修東嶽廟記……白川嶽祠奠于坤隅……」(卷十一藝文第十八頁)

二十一、金源縣在興中府西北。

[原文]「興中州達魯花赤也先公平治道涂碑記……鄰封金源民人聞之,亦與助工……」(卷十一藝文第二十頁)

二十二、當時東塔尚未倒壞。

[原文]「佑順寺碑記:康熙癸巳秋,餘銜命辦事口外,來茲土默特旗。……落成于(康熙)四十六年之正月十一日……暨東西兩廡、若塔若鐘鼓樓……等合計一百五十楹。」(卷十一藝文第二十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