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畢,靜神七日,勿大醉歌樂,其氣復散,又勿飽食,勿食生物。

歌樂者,即脾神動而氣散也。醉即性亂,飽即食脹,故慎忌之。食生物即傷脾氣也。

欲令脾實,氣無滯,飽無久坐,食無大酸,無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淡入胃也,宜益府。淡者,土之薄味也,而又次於甘者。無閑坐,無久外,故養脾也。

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氣不當位,丁不與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剛。

天地二甲子,上下不相招,故陰陽有錯,即中運\失其歲合之常政也。

即地運\不合,三年變癘。

故名木癘,又名風癘。其至,有即亦推其微甚。

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即諸丁壬上下失守,皆同一法刺之。

假令戊申,剛柔失守。

戊與癸合也。天地二甲子,即戊申合癸亥也。下位癸亥至地,其主地正司也。上下位戊申過丁未,天數未退,而復布天,故失守,戊癸不合也。

戊癸雖火運\,陽年不太過也

戊未正司,癸下獨治,故非太過,反受水勝之也。

上失其剛,柔獨主其氣不正,故有邪干。

水運\失守於上,中下運\有虧也,故天虛而地猶主之。中見火運\,水來犯之,故日邪干。

迭移其位,差有淺\深。

天數過差,亦有多少,卻得奉合,合要在目數也。

欲至將合,音律先同。

中火運\徵也。上下二律呂,上窮太少二徵,合音同。

如此天運\失時,三年之中,火疫至矣。

速至庚戌也,徐徐至辛亥所作也。

當刺肺之俞。

肺俞在背第三椎下,兩傍各一寸半,動脈應手。用圓利針,令口中溫暖,先以手按穴乃刺之。咒日:真邪用搏,氣灌元神,帝符反本,位合其親。誦之三遍,刺之二分。候氣欲至,想白熙於穴下,次進一分,得氣至而徐徐出其針,以手捫之於其穴也,然可立愈也。

刺畢,靜神七日,勿大悲傷也。悲傷即肺動,而真氣復散也。

凡喜怒悲樂恐,皆不可過矣。此五者,皆可動天亂真神也,故聖人忘綠滅動念,可存神也。故神能主形,神在形全,可以身安,道常長存也。

人欲實肺者,要在息氣也。

無大喘息,慎勿多言語及呼吸多,氣喘及言語多,及飲玲形寒之食鹹多,大忌悲傷喜怒,玲傷其肺神也。

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剛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運\與地虛,後三年變癘,即名火癘。

與火疫同也。即法刺一體,即諸戊、諸癸,上下同一體。

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濕法刺於是。疫之與癘,即是上下剛柔之名也,窮歸一體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總其諸位失守,故只歸五行而統之也。

此皆五疫癘,歸天地不相和之氣,化為疫癘大傷人之命也,故達天元可通法刺,復濟生民也。

刺法論下

黃帝日: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其病相染著,如何得不相染也。

岐伯日: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

邪毒之氣,在於泄汗,反下取之,其氣入於中,毒氣至腦中,流入諸經之中,令人染病矣。如人嚏得,此氣入鼻至腦中,欲令勿投鼻中,令嚏之即出爾,如此即不相染也。

氣出於腦,即不邪干。

從鼻而入腦,欲干復出,即無相染也。

氣出於腦,即室先想心如日。

即正氣存中而神守其本,即邪疫之氣不犯之。

欲將入於疫室,先想青氣自肝而出,左行於束,化作林木。

如春柏之蒼翠。

次想白氣自肺而出,右行於西,化作戈甲。

如劍戟之明白利刃。

次想赤氣自心而出,南行於上,化作焰明。

如赫赫之炎燥。

次想黑氣自腎而出,北行於下,化作水。

如波浪之黑色。

次想黃氣自脾而出,存於中央,化作土。

如大地之黃色。

五氣護身之畢,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後可入於疫室。

即正氣存中,而邪疫不干。

又一法:於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